游客
题文

“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第三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大产业比例日趋协调。
表  2010-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变化情况

 
文化产业增加值
(亿元)
财政安排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支出(亿元)
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平均支出
(元/人)
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2010
11052

546
6.1
2011
13457
129.55
633
6.2
2012
16000
155.21
1239
6.4
2013
21000
169.63
2830
6.6

注: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
图 2010-2013年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比重

⑴指出表和图反映的经济信息。
⑵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财政的作用”相关知识,阐述扩大居民文化消费对协调三大产业比例的作用。
⑶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居民文化消费。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氏族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10月24日02时0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我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首战告捷。我国的探月工程实行“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步骤,每一步都是对前一步的总结和提升,直至建立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深空探测从来就没有康庄大道,探索路上遍布荆棘和未知的挑战。此次“飞行试验器”出行,如何安全地“回娘家”就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怎么顺利飞到月球和怎么从月球安全和顺利地回来。事实已经证明,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已经占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阅读上述材料,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2)运用政治生活“国际关系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的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在国际航天领域占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全面深化改革议题确定后,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成立文件起草组,进行全会《决定》起草工作。在将近7个月的时间里,文件起草组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论证,进行调查研究,反复讨论修改。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2次会议分别审议《决定》,《决定(征求意见稿)》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党和政党制度的知识,分析《决定》起草过程体现的道理。
材料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挡期,经济增长的要素和约束条件正在发生变化,结构性问题突出,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挑战,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不容忽视。党中央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审时度势,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线路图,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等各领域的改革,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知识,说明全面深化改革的依据。

材料一:中国居民“勤劳而不富裕”凸显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近几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劳动者和企业角度看,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下降。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而大部分国家这一比重基本上都在60%以上。
(1)针对这些现象,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
材料二:从另一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也可以使政府更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2013年中央财政的几项重要支出分别为:教育支出2159.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82.25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389.18亿元;能源、交通支出2852.3亿元;农业水利支出1823.6亿元;经济建设支出5283.5亿元,同时采取减税政策。通过这些措施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某些行业、地区资源严重不足现象得到改善。
(2)结合材料说明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的人口压力越来越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即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材料一:2013年年末我国人口数及其构成,见下表

注: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一般以16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
(1)根据材料一,计算我国2013年人口抚养百分比(x%,其中x取整数),并分析人口抚养比的上升会对我国企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材料二:一段时间以来,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优势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段的“黄金时期”,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可是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这意味着依靠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带来的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
(2)随着我国传统人口红利期的逐步消失,请从右表中选择三项能够应对的措施,并分别说明理由。

①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②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③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
④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
⑤调整计划生育政策,逐步放开二胎

材料三:适应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有必要调整完善生育政策,2013年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依法启动“单独两孩”政策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同时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或者常委会应根据人口与计生法和本决议,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及时修改相关地方性法规或作出决议。此次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并不意味不要计划生育了,而是既要抓好“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也要抓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3)根据上述材料,用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解读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材料一:近年来,不少地方采取“摊大饼”的方式推进城市化,把各种产业都堆在大城市里面,搞“造城运动”,“空城”、“鬼城”的报道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
C市在新区建设过程中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效避免了“空城”现象:
一、以市场化改革激活城镇化红利,更加注重公平共享,着力推进人的城镇化,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二、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着力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提高质量和效益;
三、积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绿色城市;
四、更加注重“四化”同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五、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建立新的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环境……。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该市推进城镇化是如何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来避免“空城”现象的。
材料二:城市建设中“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 “混乱的地下管网建设,无异于将我们放置在定时炸弹之上。”欧美的“共同沟”是成功的范例: 城市管网由政府统一规划,管道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着眼长远,统一开挖、统一预埋管道, 建设一步到位, 统一管理维护,有偿交各个部门使用。各相关单位在管网使用和管理上实现资源共享、综合应用、协调一致、互通共享,切实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效能。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说明城市管网建设过程中政府应有的思想方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