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苹果醋是指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变成苹果原醋,再兑以苹果汁等原料而制成的饮品。苹果醋既有淡淡的醋味,又有果汁的香甜,喝起来非常爽口。苹果醋还能保健养生、缓解疲劳、美容养颜,是目前大众非常喜爱的饮品。下图是苹果醋的制作简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鲜苹果汁高纯度苹果酒苹果原醋+苹果汁等原料苹果醋
(1)在图中苹果汁的生产中,为了提高出汁率需要使用   酶。
(2)过程①中使用的微生物是   ,该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   。为了提高该微生物的利用率,最好用   法对其进行固定。若要检测是否产生了苹果酒,可用   试剂进行检测。
(3)过程②中使用的微生物是   ,该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   。该微生物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方法如下: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必须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成分,如          等。
第二步:灭菌。对培养基用        法进行灭菌。
第三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第四步:培养。温度控制在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甲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乙示分泌细胞分泌物质过程。图丙是基因型为AaDdEe的某种动物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基因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标号③可被碱性染料着色。中学实验常用的属于这类染色剂的有_________溶液。(举一例)
(2)若将图甲细胞放在含有3H标记的尿嘧啶的培养液中,保温一段时间后,则可测到3H的结构有__________(填数字编号)。
(3)与甲图中的细胞相比,大肠杆菌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图乙细胞分泌的物质X是胃蛋白酶,则与其合成、运输与分泌的相关结构是
_____________,其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说明生物膜的特性为_____________。
(5)图丙所示该种动物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在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共含________个DNA分子;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含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由此图可判断该动物雌性个体能形成__________种卵细胞。

科学家从牛的胰脏中分离出一条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Ub)。研究发现Ub在细胞自我监测和去除某些“不适用蛋白质”(即靶蛋白)的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某个蛋白质被贴上Ub这个标签,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蛋白酶体处被水解掉,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Ub由76个氨基酸组成,则它具有________个肽键,Ub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若它在小肠中被水解,则下列哪种物质不可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靶蛋白不与Ub结合,便不能被蛋白酶体水解。①过程说明Ub的作用是识别
____________并与之结合;完成①、②过程需要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上图中所利用的ATP是由_________作用提供的。完成此生理作用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4)若有99个氨基酸(假设它们的平均分子量为100),通过结合形成了一条环状的多肽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________,此环状的多肽链含氨基的数量最少是_______个。若某一多肽链由201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式为CxHyNaObS2(a>201,b>202),并且是由下列5种氨基酸组成的,那么该多肽链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赖氨酸、天冬氨酸各多少个?

A.a-202、b-202 B.a-202、(b-202)/2
C.a-201、(b-201)/2 D.a-201、(b-202)/2

将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用15N标记,并使该菌被噬菌体感染,然后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32P和35S的培养基中培养,请回答:
(1)由实验得知,一旦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菌细胞内迅速合成一种RNA,这种RNA含有32P,而且其碱基能反映出噬菌体DNA的碱基比例,而不是大肠杆菌的碱基比例,此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部分32P标记的RNA和稍后合成的带35S的蛋白质与15N标记的核糖体结合在一起,这种连接关系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5S标记的蛋白质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过程,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整个实验能够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___________。

图1为草原生态系统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图2为碳循环局部示意图,表格表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者构成一条食物链)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的部分数量关系。已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为150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能被生产者固定。(净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1)图1中鹰和蛇的关系为。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克。
(2)图2中表示生态系统基石的字母是,能构成群落的是,若因环境污染造成生产者锐减,则对F、D数量的影响是。碳在生物群落内以的形式进行流动。
(3)表格“?”处数值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被消耗掉,只有大约%的能量能够流到下一个营养级(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的眼和松果体能感知光照变化而产生兴奋,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表颜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请回答:
(1)从反射弧角度分析,眼和松果体为,其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
(2)肾上腺素能被体表黑色素细胞感知,原因是
(3)已知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由此推测,副交感神经末梢与体表黑色素细胞接触部位类似于(结构)。此处信息传递的方向是(双向/单向)的,其原因是
(4)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l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大三个玻璃缸中置于背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乙酰胆碱,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处,约2小时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浅到深依次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