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说法。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       
(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的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3)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 ]________
的活性。
(4)柽柳是泌盐植物,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请设计实验加以探究。
①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相同的柽柳幼苗,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
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
a.若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若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不相同,甲组比乙组快,则说明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限制》一书,报道了某些科学工作者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人类的境遇”问题。模型以1900年到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自然资源以及工业污染的变化数值为依据,预测曲线变化如下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④4条曲线各表示哪项数值变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认为,如果世界各地的各种物理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治理没有重大改变,那么,2002年以后,人口、资源、工业生产污染将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模型曲线可以看出,为了人类的根本利益,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身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并分泌_______________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相应激素运输到甲状腺,最终导致[]_______________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2)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升高时,丙中_______________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并分泌的[]_______________增多;丙中的另一些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__减少,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
(3)下丘脑还能调节人体的水盐平衡。如果饮水过多,则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___的量减少。该激素的靶细胞是集合管和肾小管细胞,靶细胞靠_______________识别并与该激素结合。
(4)人体体温、血糖、水盐的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的,这类调节方式叫_______________。

某科研所为了开发痢疾疫苗,利用鼷鼠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实验的主要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表中的结果,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与甲组相比,乙组体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的原因是:
鼷鼠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当第二次接种时,其就会在体液免疫的________________阶段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________________,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丁组与戊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帮助。与乙组相比,丁组抗体合成程度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题中病原体痢疾杆菌换成病毒,接种病毒后正常鼷鼠往往先通过________________途径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________________途径来消灭。
(4)为验证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细胞,请补全实验设计思路和结果:切除鼷鼠的胸腺后,移植异体器官,移植器官易保留在小鼠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疫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哺乳动物特别是人体对病原性物质的侵害所形成的特殊防御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HIV入侵人体后,主要入侵_________________,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2)在体液免疫过程中,T淋巴细胞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直接起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其物质的合成与细胞内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起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细胞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浆细胞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记忆细胞来源于。
(5)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________________(填“长”或“短”);核糖体活动_____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7)某人注射某病毒疫苗后约15天又感染该病毒,此时抗体迅速产生,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8)除了AIDS外,还有其他免疫缺陷相关的疾病,这些病毒一般可通过骨髓移植方法进行治疗。骨髓移植,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移植,来替代受损的免疫系统,实现免疫重建。移植的骨髓也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所以手术后要对患者的免疫能力进行____________(填“强化”或“弱化”)。

下图中图1为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1图2
(1)吞噬细胞在人体的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吞噬细胞由人体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在血细胞中属于白细胞。
(2)在吞噬细胞中,除了核糖体外,数目最多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内含许多水解酶。
(3)吞噬细胞对病菌的这种吞噬作用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有密切关系,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免疫。
(4)吞噬细胞在吞噬病菌后,还能对其进行处理,使病菌内部隐藏的________________暴露出来,被处理后的病菌可呈递给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使之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
(5)一般情况下,经处理的病菌在体液中活动时,会被________________消灭;进入细胞内部时,则会被________________攻击。
(6)图2中a、b、c表示某种病毒感染人体后抗体产生、病毒增殖、疾病状况的相关曲线,其中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若一段时间后在P时刻同种病毒再次感染该人,请画出再次感染后抗体量和病毒增殖的变化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