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物分子间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以下实例为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获得DNA片段信息的过程图。

据图回答:
(1)过程①酶作用的部位是         键。此过程只发生在非结合区DNA,过程②酶作用的部位是       键。
(2)①、②两过程利用了酶的       特性。
(3)若将得到的DNA片段用于构建重组质粒,需要将过程③的测序结果与        酶的识别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选用何种酶。
(4)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则其识别、结合的DNA序列区为基因的       
(5)以下研究利用了生物分子间特异性结合性质的有   (多选)。

A.分离得到核糖体,用蛋白酶酶解后提取rRNA
B.用无水乙醇处理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基粒膜上的光合色素
C.通过分子杂交手段,用荧光物质标记的目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基因定位
D.将抑制成熟基因导入番茄,其mRNA与催化成熟酶基因的mRNA互补结合,终止后者翻译,延迟果实成熟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中玉米使用的都是杂交种,杂交玉米的性状不能稳定遗传,因此农民每年都需要购买玉米杂交种。现有长果穗(A)白粒(b)和短果穗(a)黄粒(B)两个玉米杂合子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AaBb)杂交种玉米的目的,请你以遗传图解并简要说明的形式,设计出你的育种方案。

在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如果在该尿中加入葡萄糖氧化酶和H2O2酶,会产生[O](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酸和H2O2,H2O2再在H2O2酶的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产生的[O]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有人想利用这一原理及两种酶来检验糖尿病人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设计了如下实验。
参照上图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_____。
(2)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___;设计1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___。
(3)作为对照,4号试管的设置有必要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1、2、4号试管如果未产生颜色反应,则第3号试管出现的颜色反应是_____。
(5)如果尿液放置时间过长(超过4小时),3号试管现象不明显,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
(6)如果该实验放在100℃的水浴中进行实验,会出现结果吗?为什么?_____。
(7)该实验结果是否就能说明该病人一定患糖尿病?为什么?_____。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其果皮中存在多酚氧化酶,多酚氧比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褐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荔枝的深鲜效果: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常作为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褐变的前提下,利用上述现象。以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为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指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空缺的内容:
①设计温度梯度:5℃、10℃、15℃、20℃、25℃、30℃。
②确定测量指标: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
③选择同一品种、_____和成熟度一致且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荔枝果实,将其分成_____组,每组数量_____,装入保鲜袋并作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
(2)请据右图分析实验结果:__________。
(3)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指出对荔枝具有较好保鲜效果所需的温度范围_____。
(4)削皮后的苹果和马铃薯容易发生褐变,请据此分析要选择无机械损伤的荔枝果实为实验材料的原因__________。
(5)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将无法催化上述的褐变反应过程。如果在此条件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可否在此条件下贮藏荔枝?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6)除上述温度、氧和机械损伤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果蔬保鲜效果,请提出两种相应的保鲜措施。

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氧含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为相对值),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①为了能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在实验环境条件的控制上应特别注意的是什么?为什么?
②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氧含量分别为的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③图中数据反映出当含氧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其原因是
④由表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储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是。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
⑤分析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规律是

酿酒、做面包都需要酵母菌。某同学想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否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
⑴实验原理: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做出假设:
⑵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澄清石灰水、橡皮球、玻璃导管数根、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等。
⑶实验步骤:
①A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选择玻璃导管,将一、二中的锥形瓶分别进行连接。
②将两套装置放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10小时,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步骤①中A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⑷预测及结论:




⑸为进一步确定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可以再用(试剂)检测培养瓶中有酒精产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