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为研究人的活化辅助T细胞对B细胞产生抗体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于同一豚鼠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每组培养液中加入的细胞种类如下表所示(“+”表示加入该细胞,“一”表示未加入该细胞)。
将三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在第2、4、6、8、12、14天分别检测A、B、C组上清液中的抗体含量。实验结果为:C组没有检测到抗体,A、B组的结果如图所示。
(1)实验的对照组为 组。实验结果显示,B组可从第 天起检测到抗体。
(2)A组与B、C组结果相比较,说明 不能刺激B细胞活化。
(3)B组与C组结果相比较,说明活化辅助T细胞能 。
Ⅱ.为探究下丘脑对抗体产生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豚鼠进行了实验,按下表作①~③处理:①向豚鼠皮下注入等量的SRBC(山羊红细胞);②7天后,分别取脾脏组织制成细胞悬液;③将适量脾细胞悬液与SRBC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SRBC破裂情况(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1)从实验中可看出,脾细胞悬液会引起SRBC破裂.说明悬液中含有 物质,产生该物质的细胞称为 。
(2)为使实验更科学严密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做穿刺手术却不损毁下丘脑。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 。
蛙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其幼体蝌蚪有尾.为了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某人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15只同种并同时孵化的蝌蚪等分成三组,分别放在3个盛有2000mL提前晾晒3天的自来水和适量金鱼藻的烧杯中,分别标号甲、乙、丙.
②向甲烧杯中加入5毫克甲状腺激素,向乙烧杯中加入2.5毫克甲状腺激素,连续投药7天,每天一次,药量相同,丙中不投药作对照.
③三组放在相同的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天按要求换水和喂食.
④每天测量蝌蚪身体的长度,并记录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曲线A、C分别为哪组实验的结果
A:__________ C:__________
(2)曲线B绘制不完整,请补充完整.
(3)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人类饮食缺碘导致甲状腺增生.请从激素的关系和作用角度简要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人的体温将升高,原因是________.另举一例能促进体温升高的激素__________.
热带雨林是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下表是五类生态系统的有关方面的比较表:(净初级生产量=净光合作用量;生物量=生物质量)
生态系统 |
冻原 |
北方针叶林 |
温带落叶林 |
温带草原 |
热带雨林 |
净初级生产量 (吨/公顷·年) |
l.5 |
7.5 |
11.5 |
7.5 |
50 |
生物量(吨/公顷) |
10 |
200 |
350 |
18 |
300 |
枯叶输入量 (吨/公顷·年) |
1.5 |
7.5 |
11.5 |
7.5 |
50 |
枯叶现存量 (吨/公顷) |
44 |
35 |
15 |
5 |
5 |
⑴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表中的__________。
⑵热带雨林的土壤是贫瘠的,判断依据是表中的 ,
造成贫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群体中,位于某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如控制人类ABO血型的基因。已知紫色企鹅的常染色体上也有一系
列决定羽毛颜色的复等位基因:G、gch、gh、g。该基因系列在决定羽毛颜色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
羽毛颜色表现型 |
基因型 |
深紫色 |
G___ |
中紫色 |
Gch |
浅紫色 |
gh |
白色 |
gg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复等位基因的出现体现了基因突变的 特点,企鹅羽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 种。
(2)若一只深紫色企鹅和一只浅紫色企鹅多次交配后,生下的小企鹅羽毛颜色为深紫色:中紫色=1:1,则两只亲本企鹅的基因型分别为 。
(3)若中紫色雌雄企鹅交配后,后代出现中紫色和白色企鹅,现让子代中的中紫色与浅
紫色杂合体交配,请在答题纸相应部位用柱状图表示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4)基因型Gg的个体是深紫色的,研究发现由于臭氧层出现“空洞”,近年来在紫外线的辐射增强的地区,某些基因型Gg个体的背部也会长出白色羽毛,产生这种变异
的原因可能是某些细胞在有丝分裂的 期发生了基因中 序列的改变;也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发生 变异。
(5)现有一只浅紫色雄企鹅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企鹅,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企
鹅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即可)。
某自然种群的雌雄异株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该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是由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叶型(宽叶和窄叶)由另一对位于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和d)控制,请据图回答。
(1)若某开蓝花的植株的一个基因A发生了基因突变,但该植物仍能开蓝花,说出二种可能的原因是:
第一种:;
第二种:。
(2)该植物的白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蓝花植株的种子种下去的植株全开紫花,则父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是,母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是。用F1中雌雄植株相互杂交,F2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3)若控制叶型的基因位于图乙中I片段,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则该基因在雌株和雄株的体细胞中是否均成对存在? (是/否);基因A和基因D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吗? (符合/不符合)。
(4)现有宽叶、窄叶雌性植株若干和已知基因型为XDYD、XDYd或XdYD的宽叶雄性植株若干,请选择亲本杂交组合二种,通过一代杂交培育出可依据叶型区分雌雄的大批幼苗。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说明培育的过程。
第一种:第二种:
回答应下列Ⅰ、Ⅱ小题:
Ⅰ.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新鲜的下丘脑和脑垂体,然后把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
(1)在上述实验中设置A瓶的目的是什么?
(2)将以上装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相互比较,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II.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其作用机理的某种假说指出:生长素是以扩散作用通过细胞壁,然后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这种结合激活了细胞膜上转运氢离子的载体,将氢离子向膜外运输,使细胞壁酸化,酸化后的细胞壁变得松驰,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产生压力,使细胞伸长生长。为了探究生长素是否是以酸化细胞壁的方式促进细胞生长,某研究小组用燕麦胚芽鞘为实验材料,并设计了实验步骤,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实验预期和相应结论。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燕麦胚芽鞘若干、中性缓冲溶液、弱酸性缓冲溶液、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同型号小瓶若干、刻度滴管、小刀、直尺、镊子、标签等。(提示:缓冲溶液可以维持酸碱度的恒定且对植物的代谢没有影响,两种缓冲溶液均为低浓度溶液)
(二)实验方法和步骤:
(1)实验材料预处理:对实验用的燕麦胚芽鞘作如下处理:
选取生长状况一致的燕麦胚芽鞘若干,切去尖端;测量并记录长度(每个胚芽鞘切段长度应保持一致);用蒸馏水浸洗胚芽鞘切段,吸干表面水分。
问:为什么胚芽鞘要切去尖端?。
(2)实验步骤
①选取处理过的燕麦切段若干,并分成等量的A、B、C三组(每组10段),
②取小瓶3个,编号为l、2、3。l号瓶加入中性缓冲液2ml和A组材料;2号瓶加入;3号瓶加入;分别加盖,并放在下培养。
③培养相同的时间后,。
(三)实验预期和相应结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