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是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①NH3;②N2;③NO;④X;⑤N2O5,根据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
| A.N2O3 | B.N2O4 | C.NaNO2 | D.NaNO3 |
相同质量的 、 分别与稀盐酸作用,产生 的质量m( )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稀盐酸)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
|
B. |
|
| C. |
|
D. |
|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物质(杂质)操作方法
|
选项 |
物质(杂质) |
操作方法 |
|
A. |
( ) |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
|
B. |
( ) |
缓慢通过灼热铜网 |
|
C. |
溶液( ) |
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
|
D. |
溶液( ) |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
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 A. |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检验气体的纯度 |
| B. | 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 |
| C. | 通过口尝来确定实验室中某种试剂的味道 |
| D. |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先预热 |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
| B. | 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
| C. | 30℃时,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 D. | 50℃时,分别将40 g甲、乙两种物质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均得到饱和溶液 |
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 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 ,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 B. | 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
| C. | 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
| D. | 比 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