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新华网2013年8月22日专电,网络红人“秦火火”“立二拆四”等“谣言推手”被公安机关依法刑拘。“秦火火”等人肆虐网络、掘金多年,不断炮制出谣言,而网民盲目“信谣传谣”则成为推动“秦火火”的助燃剂。
材料二 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9月29日公布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入罪标准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据悉,本解释于2013年9月30日起施行。
(1)请你谈谈网络谣言的危害?
(2)“谣言推手”被警方依法刑拘说明了什么?
(3)针对网络谣言,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材料一:手机上网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不良信息开始利用上网手机在青少年中蔓延。有人利用网络散布虚假信息,有人利用网络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人肉搜索更是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有识之士呼吁:要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材料二:年仅15岁的小虎,不求上进,经常逃学且沉迷于网络游戏,又结交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变得厌倦学习、品行低劣。
材料三:暑假中,晶晶一家到外地旅游。晶晶用学到的摄影技术,一路上拍摄了不少照片。回家后,她精选出一部分照片,在照片下面记下旅行感受,制作了电子相册《行走的风景——暑期生活情趣》,并上传到自己的QQ空间里,与父母和好友分享暑假生活的感受。
(1)结合材料一、二,谈谈沉溺网络对青少年成长有什么负面影响。
(2)请你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角度,说明怎样才能创设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3)“青少年正处在步人成年的转折时期,要过好人生的每一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运用第四单元《分清是非》的有关内容,谈谈以上三则材料对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何启发?
马年春晚上的小品《扶不扶》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原本是一个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如今却成了一道尴尬的难题。表面上看,源于个体的遭遇使得人们对做好事产生了顾虑;深层次分析起来,无不是一种道德淹没,使得趋利避害与舍生取义发生错位,让不少人面对可能的风险和损失畏葸不前。小品结尾那句“人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要是倒了就扶不起来了!”给人很大的心灵震撼。
请你从维护正义的角度,谈谈对这个“难题”的看法。
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频繁出现的“公平”,让人们期待。
(1)国家高度关注公平有何积极意义?
(2)近年来我国为维护社会公平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3)为维护社会公平,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2014年4月16日上午,韩国载有476人的“岁月号”客轮在全罗道珍岛郡海域发生沉船事故,造成284人遇难,20人失踪。发生海难时,韩国多名教师沉船时勇救学生罹难。李海峰老师在沉船时成功救出了悬吊在栏杆上的十多名学生,当他准备再次进入船内救学生时,自己却遭遇了不幸。南允哲老师在船舱紧急出口附近给学生们分发救生衣,帮助学生疏散。沉船事故中船长伪装乘客率先逃出,因涉嫌没有采取乘客救护措施就率先逃离现场等罪名,被警方拘留。
(1)“岁月号”船长为什么会被拘留?
(2)请你谈谈对客轮遇难时两位老师行为的认识?
(3)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时,你会怎样进行自救?
社会生活中,人人离不开消费,我们都是消费者。
201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杭州广琪贸易公司将过期食品加工成面包原料出售、君宝康等不良商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中鱼肝油竟是药品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件。
(1)启示我们如何炼就一双“慧眼”?
2013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新《消法》新增了网络购物可“7天无理由退货”。还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增加赔偿的金额为三倍,同时违法行为将被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直接影响其申报著名商标、银行贷款等。
(2)新《消法》新增的网络购物可“7天无理由退货”保护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3)将经营者欺诈行为记入信用档案,这一做法有什么积极作用?
有的同学认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增加了消费者网购7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定,所以我们今后可以尽情消费了。
(4)你如何理解材料中的观点?
2014年6月15日,小亮到某便利店买了一瓶饮料。可喝了饮料,他就感觉肚子疼,此时小亮才发现是那瓶饮料有问题(见下图)。
品名:**饮料 配料:白砂糖、葡萄浓缩汁、浓缩梨汁、食品添加剂 营养素参考值>10% 保质期:6个月生产标准号:Q/HRBBY*** 瓶盖上印的生产日期:2014年1月6日 |
这瓶饮料的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小亮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