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不仅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而且能        ;如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探究        ;如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验证     ,如果量筒中液体的密度为ρ,实验结论成立,则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是F1F2
        (用图示实验中测量值表示)。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平面镜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国际计量大会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更准确地定义国际单位制中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尽早实现“为全人类所用、在任何时代适用”的愿景。早在1967年的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科学家们就已经用基本物理常数对时间的单位   (填写单位名称)进行了精确稳定的定义;2018年的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又用基本物理常数对   (填写物理量名称)的单位“千克”进行了定义,130年来作为千克标准的国际千克原器自此退出历史舞台。至此,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已全部用基本物理常数定义,保证了国际单位制的长期稳定性和环宇通用性,并于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

(2)如图所示的五龙潭是济南四大泉群之一,是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冬日的五龙潭“云雾润蒸”,水雾笼罩了整个泉池,游客们仿佛置身仙境。这些水雾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夏日五龙潭的“清泉石上流”景点,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亲水纳凉。但阳光下石板路热得烫脚,而踩在旁边的水洼里却感觉很凉爽,这主要是因为水和石板具有不同的   

(3)如图是家庭电路组成的示意图。其中的三孔插座是专为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设计的,它的电路元件符号是   。国家标准规定:使用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其金属外壳必须   

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提供如下实验器材:电源(输出电压恒为 6 V ) 、小灯泡(额定电压 2 . 5 V 电阻约为 10 Ω ) 、滑动变阻器 ( 50 Ω 1 A ) 、电压表(量程 0 ~ 3 V 0 ~ 15 V ) 、电流表(量程 0 ~ 0 . 6 A 0 ~ 3 A ) 、开关、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2)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小宁利用另一只完好的电压表进行检测,把电压表分别接在 A E 之间和 A F 之间,电压表均有示数;接在 C F 之间,电压表无示数。如果电路连接完好,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该故障是  (选填“小灯泡断路”、“小灯泡短路”或“滑动变阻器断路”);

(3)排除故障后,小宁看到电压表示数为 2 V ,此时小灯泡的功率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要使灯泡 L 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向   (选填“ A ”或“ B ”)端移动,当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4)测出小灯泡额定功率后,该同学又把灯泡两端的电压调为额定电压的0.6倍,发现测得的实际功率并不等于其额定功率的0.36倍,请你帮他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5)把上面电路中的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用这一电路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有   (写出一个即可)。

小刚妈妈从银座超市买了一桶花生油,小刚想利用在学校学到的“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来测量花生油的密度,于是他从学校借来了有关器材,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此时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小刚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将空烧杯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当加入最后一个最小砝码时,指针的指向仍然如甲图所示。小刚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最后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 m 1 = 45 g

(3)将花生油倒在量筒里,如图乙所示。花生油的体积为 V =     c m 3

(4)将量筒中的花生油倒在空烧杯中,将烧杯放在已调平的天平的左盘,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刻度值如图丙所示,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m 2 =     g

(5)小刚根据测量的数据算出花生油的密度为 ρ =     kg / m 3

(6)已知该花生油的密度在 0 . 911 × 10 3 kg / m 3 ~ 0 . 918 × 10 3 kg / m 3 之间,请你根据小刚的测量结果分析,小刚的测量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部、侧壁和   

(2)实验中必须要选取初温相同且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相同时间内甲和乙两种液体   相同;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甲和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   的吸热能力更强;

(4)若甲液体的比热容为 2 . 1 × 10 3 J / ( kg · ° C ) ,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    J / ( kg · ° C )

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焦距分别为 10 cm 30 cm 两个凸透镜,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你应该选择焦距为    cm 的凸透镜;

(2)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3)若小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让凸透镜和自己的衣服发生了摩擦带了静电,将一小片碎纸片吸附到了凸透镜上面,将凸透镜的镜面遮挡住了一部分,此时光屏上   (选填“烛焰的像不完整”、“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