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只填字母序号) 。
⑵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0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调(选填“左”或“右”)。
⑶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____kg/m3
⑷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现请你帮她想办法测出小矿石的体积,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以及矿石体积表达式。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与小宇通过实验已探究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这一结论。小明又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还可能与支撑面的柔软程度有关。小宇说,那我们就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吧。现有器材有:

A.细沙、 B.海绵一块、 C.边长为5cm的正方体铁块、 D.边长为5cm的正方体铜块、E.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铁块、F.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铜块。要求:

(1)写出所选用器材的序号;
(2)主要实验步骤;
(3)实验结论。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一般物体都是热胀冷缩的,小明在研究水的热膨胀时,取一些水放在可直接测量液体体积和温度的容器中,给水缓缓加热,获取容器中水的以下数据:

(1)通过分析以上数据,你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2)通常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
 不用水作为测温物质的原因是:

(1)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
  便于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