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使用“20Ω 2A”的滑动变阻器和标有“0.22A”字样的小灯泡,实验电路如图所示。他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小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4.5伏。该同学换上同规格的小灯泡后再闭合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小灯正常发光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恰为最大阻值的一半。则:电源电压为 伏;小灯炮的额定电压为 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瓦;如果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小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根据下列物质的熔点,填写下列问题:
| 物质名称 |
固态水银 |
金 |
铜 |
钢 |
固态氢 |
| 熔点/℃ |
-39 |
1064 |
1083 |
1515 |
-259 |
(1)氢在-265℃时是______态。
(2)钢水凝固成钢块时要_______,此时的温度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3)在冬季的北极气温可达到-50℃左右,此时____用水银温度计。(填“能”或“不能”)
(4)用钢做成的锅冶炼金,这是因为金的熔点比钢的熔点__。(填“高”、“低”或“相同”)
小莉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莉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她向水中撒盐,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莉就观察盐水状态、测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图像,如图(甲)。
(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______分钟;第18分钟盐水为态
(2)凝固点为____℃,实验证实了小莉的猜想,因为加入盐后,水凝固点变了。(选填“高”或“低”)
(3)如图(乙)所示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二(3)班同学在实验室做“水的沸腾实验”,为了节约能源,缩短加热时间,老师提供的是初温大约70℃左右的水。
(1)张军同学纪录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水沸前和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甲)(乙)其中图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2)在水沸腾时用酒精灯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若移开酒精灯,尽管温度计显示温度尚未下降,但立即停止,这现象说明了液体沸腾要热。
(3)三位同学分别按照如图(丙)所示的A、B、C三种方式读数,其中正确的是,会使读数偏小的是。
(4)王磊同学把加热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结果第分钟记错了。
|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 水的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100 |
102 |
100 |
102 |
102 |
… |
(5)由上表可知,当时的大气压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
(6)李敏同学用同一个酒精灯加热水,先后做了二次“研究水的沸腾”实验,分别画出如图7(丁)所示的a、b两条图线,实验数据及绘图都是正确的。试分析一下,为什么两次图线有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一个即可)
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1)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的缘故。
(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佛光是舞蹈者手上的饰品发出的,饰品.(填“是”或“不是”)光源
(3)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是不同的。
(4)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干冰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
小红是一个爱观察、爱思考的同学,她在欣赏乐手演奏二胡时,发现二胡弦在振动。小红猜测二胡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粗细(横截面积)、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利用下表中列出的不同规格的弦来检验她的猜想是否正确
(1)选用表中C、E两根弦,可以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的关系。
(2)为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她应选用表中两根弦。
(3)为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她应选用表中两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