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及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也就是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概况备忘录
战争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起止时间 |
1914—1918年 |
1939—1945年 |
参战国家 |
30多个 |
60多个 |
卷入人口 |
15亿多 |
17亿 |
伤亡人数 |
3000多万 |
8000多万 |
经济损失 |
3400多亿美元 |
50000亿美元 |
(1)据材料一,谈谈你对世界大战的认识。
材料二 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苏联中的某些国家。
——1993年亨利·基辛格的谈话
(2)材料二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三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3)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举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一项重大举措。
(4)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正在实行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该方针的认识。
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议一议,维新派要杀的“贼”是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材料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
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重大事件?事件发生后,中国当局采取了什么政策?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材料二歌曲的创作与日军发动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请举出两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例。
(4)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通过重温以上经典歌曲,从中会受到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长征》
请回答:
(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
(3)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红军长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
(5)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读图填空题(共12分)
读《三国鼎立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00年,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战例是;208年,以少胜多,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例是。
(2)完成下列表格:
建立时间 |
建立者 |
国号 |
都城 |
曹丕 |
魏 |
洛阳 |
|
221年 |
蜀(汉) |
||
222年 |
孙权 |
建业 |
材料分析题(共18分)
材料一: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原文大意:(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发制度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应了什么时期的历史情况?
(2)为了解决材料一中出现的这种情况,秦始皇采用了什么措施?
(3)采取这些措施起到什么作用?
(4)为巩固材料二图中的疆域,统治者在边疆修筑了什么军事设施?在地方又实行哪一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