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及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也就是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概况备忘录

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起止时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参战国家
30多个
60多个
卷入人口
15亿多
17亿
伤亡人数
3000多万
8000多万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50000亿美元

(1)据材料一,谈谈你对世界大战的认识。
材料二 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苏联中的某些国家。
——1993年亨利·基辛格的谈话
(2)材料二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三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3)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举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一项重大举措。
(4)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正在实行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该方针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以“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读图说史】见图1、图2

(1)通过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的敌对双方阵营。
【论从史出】运用数据分析和图表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

(2)两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得出的结论:
【读史明智】

(3)根据图3、图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面对侵略的历史,日本和德国的态度有何不同?

某校九年级(8)班以“中国近现代经济探索和发展历程”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1)根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张謇的主张是什么?根据图2,概括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特点。
【表格解读】
建国以来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四大件”

时间
四大件
20世纪50—70年代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20世纪80—90年代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21世纪
手机、电脑、汽车、住房

(2)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以来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四大件”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史实论证】
不但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2010年9月温家宝接受CNN记者访谈
(3)结合所学知识和你的亲身感受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 和“有保障”,采取了什么措施?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1)恩格斯所说的诗人的代表作是什么?他的作品弘扬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4分)
材料二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这是很大、很幸福、超乎许多国家的权利。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2)材料二中伏尔泰的主张最早在法国哪部文献中得到体现?
材料三下图是西方思想发展的历程图。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的内容。
(4)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思想解放
的历史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沿着这条道路(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见图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时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的原因。(4分,至少说出两点。)
材料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
材料四在2013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务委员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材料三、四皆摘自新华网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共建“一路一带”有何现实意义?

资本主义制度经历了建立发展,调整完善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图一图二分别与英美两国的哪一法律文件有关?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政治领域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革。读图

(2)材料二中的三个人物在位期间,本国分别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革?这些变革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及失业情况。

国家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失业人数
1400万
600万
300万
85万
300万

(3)材料三中,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个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该国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