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和管辖,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顺治帝和康熙帝先后分别接见了达赖和班禅,确立了两位宗教领袖的册封制度,既肯定了达赖和班禅在藏传佛教中的宗教领袖地位,又明确了清朝廷和西藏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清朝还在藏族地区设立驻藏大臣,即派驻西藏的最高行政长官……179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西藏章程》。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达赖、班禅事无大小应秉明驻藏大臣办理,进一步强化了驻藏大臣的权力:创立“金奔巴瓶”制度,这一制度规定在驻藏大臣主持下完成继承仪式……使中央紧紧地把达赖和班禅继承权的选择掌握在手中……
材料三:1949年底,解放军就开始了进军西藏的准备工作,解放军的前哨部队到达了西康的甘孜。当时,解放军完全有力量采用军事行动解放西藏,但因为西藏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还存在着由于历史所造成的深刻的民族隔阂。为了避免进一步伤害民族感情,中央人民政府多次通知西藏地区派代表来京谈判,以期和平解放西藏……后来,西藏地方政府亲帝的反动头子大札摄政下台,1951年2月。十世达赖亲政。达赖亲政后,接受了中央人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号召……5月23日,双方代表在北京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参》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朕独爱之如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图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朝通过哪些方式加强与藏族的联系?(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央人民政府采用和平方式解放西藏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西藏得以和平解放的原因有哪些?(2分)
(4)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够得到什么感悟?(1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性战争,同时也引起了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是什么?"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于哪一年?为打败法西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在政治上、军事上进行了一系列合作,试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3)阅读下列材料:
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举出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南境内的三例重大战役。
(4)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请你概述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简要说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历程。
(2)请你举出近代前期反抗外来侵略的三个历史人物及其反抗侵略的主要事迹。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哪些抗争?。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说出秦汉、隋唐、明清三个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
(2)中国历史上从长期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的三个封建王朝是什么?你认为从分裂走向统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哪两次大的分离和一次回归?两次分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列是关于工业革命的三幅图片

材料二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视机、收录机、VCD、DV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电冰箱……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更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材料四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5周年。德国文学家莱辛说,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贵国前总理勃兰特曾经说过:"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
……当"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真诚牵手合作,……定将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摘自2014年习近平访问德国时的演讲
请回答:
(1)仔细观察材料一的三幅图片,根据图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据图二、图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实现了大机器生产的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
(3)阅读材料三,试举一例说明网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你认为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4)哪一次科技革命使德国开始成为制造强国?"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牵手合作顺应了当前世界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友好交往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线路图

材料三历史将记住这个日子,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
--摘编自当年明月《明朝的那些事儿》
材料四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
--摘自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为什么?开通于哪个朝代?
(2)材料二中A点和B点分别是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和最远到达地,分别是哪里?
(3)根据材料三,分析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人的航海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5)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你认为这一构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战略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