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子(孔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与今受其赐。”
——<<论语>>
(1)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2)管仲“相”桓公有什么结果?
(3)结合你所学知识,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6分)
“……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次重要大会的召开,这次重要大会是哪年召开的?参会代表有哪些人?
(2)选举出的中央局书记是谁?请说出这个党是哪个阶级的政党?
(3)请举出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事例来说明该政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材料一:“外抗强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青岛”、“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材料二:“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你能根据上述材料判断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的口号是什么人来的?表明这是一次什么性质的运动?请说明哪个口号最能反映其性质?
(2)材料二说明得到了那一阶层人民的支持,这一支持是从哪天开始的?
(3)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他们表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摘自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一部分中国人是怎么办的?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因“制度上感觉不足”,中国发生了哪两件历史事件?
(3)因为“从文化上感觉不足”,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
(4)从以上材料和(1)(2)(3)所列的问题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了哪几次较量?(4分)
(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各是什么? (2分)
(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刻?请简要说说他的英雄事迹。(2分)
(4)面对列强的步步侵略,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从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发生这样的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此外江南地区还有哪些优势?
(3)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