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汇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
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的最主要变化在于
| 纪念周年 |
枚数和内容 |
| 20周年 |
4枚: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
| 40周年 |
2枚: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 |
| 50周年 |
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
| 60周年 |
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1枚小型张:和平与正义 |
A.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
B.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力量
D.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1895年12月《申报》刊出《论商务不宜掣肘》指出“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舟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处,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中国之大利归之于中国之民,而勿掣其肘”。对材料理解准确的
| A.体现了利益分配中“一体均沾”原则 |
| B.是对《辛丑条约》中相关条款的应对 |
| C.是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列强商战的愿望 |
| D.迫使清政府实施新政、推行政治改革 |
对下表信息解读准确的有
近代中国外债情况
| 款项数目 |
总额 |
|
| 清政府 |
210项 |
18亿银元:为赔款借款占61%;实业借款占28.7% |
| 北洋政府 |
633项 |
15.56亿银元:军政借款占64.4%;实业、教育借款占35.5% |
| 国民政府 |
108项 |
28亿银元:军政借款占86.77%;实业、教育借款约占8.26% |
①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的主体②为近代工业发展筹集部分资金
③北洋时期款项最多、数额最大④列强对华经济渗透的手段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某班历史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对其“改变世界”的理解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能体现出“改变世界”的是( )
| A.改变了生产工具和经济组织 | B.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 |
| C.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 |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19世纪后半期,股份公司大规模发展,广泛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股份公司的分布范围从金融、交通和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向钢铁、机器制造和商业扩散,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这一“发展”客观上反映了( )
| 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 | B.科研与生产的直接结合 |
| C.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 D.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要求 |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人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兴起于重工业 |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
| C.首先发生在英国 | D.电力的广泛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