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文字是时人或后人对太平天国运动一些现象的描述,其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是

A.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
B.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十指无茧者,……或一见即杀。
C.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
D.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下图是根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绘制。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社会安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D.反帝爱国运动的大力推动

晚清时期在交易中,一些店铺所有权、经营权的转让,票股、信票、栈单的遗失等,其主人往往在报上登报声明,公告示人。仅1909年《大公报》上关于股票、信票、栈单遗失,登报“声明作废”的告示就有12条之多。这主要说明当时( )

A.报纸的功能有所拓展 B.民众普遍拥有法律意识
C.商业的环境日益宽松 D.国家金融体系已趋完善

下图是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示意图。在这次战役中,蒋介石给前方下达的命令是( )

A.“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B.“对朱、毛与贺龙合股之企图,务必随时洞察其奸,在战略上要经常注意,加以防范”
C.“守土应具必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相应付,务须不丧失丝毫主权为原则”
D.“徐淮会战实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最大的关键,必须团结奋斗,期在必胜”

英国《当代评论》刊载:“大沽口有三百名正在为各国轮船装卸货物的工人……都成了俄军的射击目标。……通州已是死亡之城……白河两岸的房屋被洗劫一空。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节的所作所为。”上述事件发生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