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原籍常州的台胞周纯娟女士,是第一个取得入境大陆探亲签证的人。当她第一次探亲走出机场出口的时候,82岁的周老先生一眼就认出女儿,健步迎上去与女儿紧紧拥抱,眼睛全湿润了,泪水里浸满了40年的思念。这一历史事件表明
| A.两岸达成了“一个国家”共识 | B.台湾当局结束对大陆敌对政策 |
| C.两岸同胞隔绝状态被打破 | D.大陆对台政策发生根本性转折 |
日本贸易振兴会曾做过关于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的一项调查统计
| 时间 |
1969年前 |
1970~1979 |
1980~1989 |
1990年以后 |
| 数字 |
6个 |
6个 |
20个 |
69个 |
上述数据体现的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 B.区域经济一体化 C.政治集团化 D.世界多极化
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政府采取提高工业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方法,抑制农民的消费。这反映了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是
| A.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 |
| B.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 |
| C.实施五年计划,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发展战略 |
| D.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
“(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这是《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中的内容,其核心思想是
| A.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 | B.以欧洲的联合对抗美苏的威胁 |
| C.以经济政治联合代替对抗 | D.以欧洲的合作提高国际地位 |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
|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
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经济思想,它们
| A.通过制定指令性计划发展经济 | 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 C.均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D.看似互相矛盾但目的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