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 “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私有制 B.经世致用
C.重本抑末政策 D.资本主义萌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学者认为,1954年不仅是新中国的法治年,也是新中国的外交年。下列选项能为这
一说法提供依据的是()
①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②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颁布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④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有学者认为: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D.参加日内瓦会议

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本。……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同时香港也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据此,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国家统一样本 B.社会制度示范
C.文明交流枢纽 D.经济发展标本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写下了著名诗作《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此诗最有可能创作于()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
B.1987年台湾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时
C.1993年汪道涵和辜振甫举行会谈时
D.1997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

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民主法制建设成就有()
①颁布中国第一部宪法
②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③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④把“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