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 B.辛亥革命 |
| C.五四运动 | D.国民革命 |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 A.政府的大力推广 |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
|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
|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
|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
“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从《国语·齐语》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 )。
| A.官营手工业 | B.家庭手工业 |
| C.民营手工业 |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 |
中国古代瓷器和丝织品的图案、画面普遍有吉祥的寓意,这表明 ( )。
| A.人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的生活 | B.中国古代封建迷信意识浓厚 |
| C.中国人普遍有较高的艺术素质 | D.人们对封建黑暗统治强烈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