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美国空军在轰炸了某国的首都后,在中国大陆迫降。其中有一个士兵被迫从飞机上跳伞,当他踏上中国的土地时,看到当地居民跑向他,他就挥着手,喊出他会说的唯一一句中国话“美国,美国”。当地居民听了都笑开来,拥抱他,像欢迎失散多年的兄弟一般。故事中的被轰炸的“首都”是
A.柏林 | B.重庆 |
C.东京 | D.罗马 |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
B.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 |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比较科学的观点()
A.“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
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D.“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一堂中学历史活动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 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可”;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
A.治之经,礼与刑 |
B.唯同乎天和者为然 |
C.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 |
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孔子的山水观是( )
A.有智慧的人才能懂得欣赏山水 |
B.重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
C.将山水赋予德行重视教化作用 |
D.自然界中的山水都是有灵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