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氧原子     ;②3个氮分子     ;③4个二氧化碳分子     
④氢氧根离子     ;⑤铝离子     ;⑥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2)用字母序号填空:

A.硫酸铜 B.聚乙烯 C.干冰 D.氧化钙 E.氢气 F.碳酸钠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②配制波尔多液的一种盐     
③侯德榜制得的碱     ;        ④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⑤用于包装食品的是     ;      ⑥绿色能源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②电解水     
③实验室炼铁原理     
④过氧化钠(Na2O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三支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白色固体,它们分别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钙中的一种,只要加入足量的_____就能将它们一次性鉴别出来;
(2)实验操作考试时某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①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②烧碱溶液与酚酞溶液反应。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发现废液缸中有蓝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请你判断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某科技活动小组为了制取SO2,查阅资料发现,产生SO2的途径很多。在老师指导下,他们根据实验室条件,选取足量锌与适量的浓硫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Zn+2H2SO4(浓)=ZnSO4+SO2↑+2H2O。反应一段时间后,老师指出还可能生成另一种气体。同学们都很好奇,这是什么气体呢?请你根据锌的化学性质,推断此气体可能是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该实验,你对物质变化规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

小刚用实验方法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记作A、B)。
(1)他取适量A、B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人适量Na2CO3,溶液,观察到A溶液中产生无色气泡,则A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另取适量A、B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CuSO4溶液,B溶液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还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区别A、B两种溶液,该试剂是_______。
I.氯化钠溶液Ⅱ.硫酸钠溶液Ⅲ.酚酞试液Ⅳ.硝酸钠溶液

用烧杯和试管分别给液体物质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的是__________;要得到干燥的CO2气体应选用浓硫酸和碱石灰中的_____________作干燥剂;过滤时,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________层滤纸一边。

已知A元素常见的原子里不含中子;B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其产物在空气中较多时会导致酸雨现象;C是氧化物中必含的元素;D是一种金属元素,含D元素的某种盐既为人的生理活动所必需,也是厨房里一种重要的调味品。
(1)由上述某几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的酸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一种常见的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上述酸、碱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此原理,人们常在酸性土壤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和其酸性,以利于作物生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