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用装置B和E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现需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氢气,在装置A、B、C、D、E中,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
(3)C、D、E、F都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装置C和装置E不能用来收集二氧化碳,则不能用装置E的原因是 。
从H、C、N、O、Na、S、Zn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1)厨房用的酸性调味品中的酸 。
(2)电子数为10的阳离子结构示意图 。
(3)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4)2个铵根离子 。
(5)有CO2生成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 。
(6)有非金属单质生成的置换反应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KI,K2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及步骤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实验 I: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溶液注入A中,关闭漏斗活塞。
实验 II:打开KI,观察到B中部分溶液倒吸入A中,待停止倒吸。
实验 III:打开K2,观察到C中溶液分别倒吸入A、B中,轻轻振荡,直到液面稳定。
[思考与交流](1)B中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呈红色,说明Ca(OH)2的溶液的pH 7.(填“<”“>“或“=”)
(2)实验I中在A装置的锥形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有 ,根据实验I和 II (填“能”或“不能”)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3)实验III,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实验III,C中溶液倒吸入A装置的锥形瓶内,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经分析,瓶中混合物一定含有水、氯化钠和酚酞,可能含有碳酸钙。为进步确定溶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提出以下猜想:(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一:CaCl2:猜想二: 。
①请完成猜想二。
②请你帮助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正确 (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 。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较纯净氧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取CO2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检验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A﹣﹣E为初中化学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已知C含有两种元素,E为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E是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 ,D→E: 。
(3)图中相互关系涉及基本反应类型有 种。
甲、乙、丙三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I)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
(2)t3℃时,将20g物质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井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t2℃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将t3℃时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t1℃时,用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