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在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气体:ClO-+H2O+SO2=HClO+HSO3- |
| B.用稀氢碘酸溶液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Fe2O3+6H+ =2Fe3+ +3H2O |
| C.NaHCO3与少量的Ca(OH)2溶液反应:Ca2++2OH-+2HCO3- = CaCO3↓+2H2O+CO32- |
| D.10mL0.5mol/L的明矾溶液与20mL0.5mol/LBa(OH)2溶液混合反应:3Ba2+ + 6OH- +2Al3+ +3SO42- = 3BaSO4↓+2Al(OH)3↓ |
短周期元素X、Y、Z和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Y与X同主族,Z和W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W4为非极性分子 |
| B.Y、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顺序是Y<Z<W |
| C.X、Y的最高价氧化物由固态转化为气态时,克服相同的作用力 |
| D.XW4、YW4、ZW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氢元素的化合物均含有氢键 |
| 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 |
| C.由于氢键的作用,使NH3、H2O、HF的沸点反常的高,且沸点高低顺序为H2O>HF>NH3 |
| D.H2O的稳定性比H2S强,是因为氢键所致 |
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的是()
| A.H2S、HCl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
| B.金刚石的熔沸点高于晶体硅 |
| C.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
| D.CH4、SiH4、GeH4、SnH4的沸点逐渐升高 |
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 |
理论解释 |
|
| A |
S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 |
SO2是电解质 |
| B |
白磷为正四面体分子 |
白磷分子中P—P间的键角是109°28′ |
| C |
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氨气 |
氨是极性分子;可与水形成氢键;且与水反应 |
| D |
HF的沸点高于HCl |
H—F的键长比H—Cl的键长短 |
下列有关含氧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 |
| B.含氧酸中有多少个H原子,就属于几元酸 |
| C.同一元素的不同含氧酸,非羟基氧越多,该酸的酸性越强 |
| D.同一元素的不同含氧酸中,中心原子的化合价越高,其氧化性一定越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