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硝酸盐的受热分解进行探究。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分别加热了Ca(NO3)2、Cu(NO3)2、AgNO3三种固体。(加热及夹持装置未画出)
(1)甲同学加热的是Ca(NO3)2。加热过程发现:装置②中产生 气泡,部分石蕊试液被压至装置③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②中的气体,木条复燃;分析装置①中剩余的固体得知,剩余固体中含有N元素,且显+3价。请写出Ca(NO3)2受热分解后生成产物的化学式: 、 。
(2)乙同学加热的是Cu(NO3)2。加热过程发现:装置②中也有气泡产生,但在上升的过程中消失。石蕊试液逐渐变为红色,液体几乎不被压至装置③中。装置①中的固体逐渐变为黑色。请写出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3)丙同学加热的是AgNO3。加热过程发现:装置②中也有气泡产生,但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部分消失,剩余的气体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石蕊试液也逐渐变为红色,有少量液体被压至装置③中。装置①中的固体逐渐变为黑色。丙同学据此写出了AgNO3受热分解可能的两种化学方程式:
(Ⅰ)4AgNO3 2Ag2O+4NO2↑+O2↑ (Ⅱ)2AgNO3
2Ag+2NO2↑+O2↑。
Ⅰ、Ⅱ中正确的是 ,并说明理由: 。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结论是正确的: 。
(4)由上述3个实验的结果,请你推测硝酸盐受热分解的规律: 。
(5)标况下如丙同学操作,称量ag硝酸银,受热完全分解后,读取量筒体积为bml,求硝酸银的分解率:____________(化简成整数比例关系,可不用化成小数)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B |
C |
D |
||
A |
E |
(1)B、C、D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元素符号)
(2)E的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钾盐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甲气体与0.5L氧气相混合,若该气体混合物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4)在298K下,A、B的单质各1 mol 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又知一定条件下,A的单质能将B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此置换反应生成3mol B的单质,则该反应在298K下的△H (注:题中所设单质的为稳定单质)。
(5)要证明与D同主族且相邻的元素的非金属性与E的非金属性强弱,正确、合理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由中学化学常见元素组成的单质A、B、C和甲、乙、丙、丁、戊五种化合物有下图所示转换关系,A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乙、丁、戊。
(2)写出甲物质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
(3)写出甲→乙+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乙+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分)(1)Na2O2可用在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一种来源,供人们呼吸所需。Na2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双线桥标出下列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3Cu+8HNO3===3Cu(NO3)2+2NO↑+4H2O
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2)2FeCl3+2HI=2FeCl2+2HCl+I2
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1)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或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
A.用200mL量筒量取5.25mL稀H2SO4 |
B.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NaCl晶体 |
C.用100mL烧杯配制50g质量分数约为1%的食盐水 |
D.用500mL容量瓶配制250mL0.2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
E.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少于试管容积的1/3
F.盛装Ca(OH)2溶液的试剂瓶可用玻璃塞
G.萃取分液时,先将上层液小心从上口倒出,再将下层液从下口流出
H.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放入液面以下,但不可触及瓶底或沸石
(2)乙醇(俗名酒精)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其分子式为C2H6O,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