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探究题
2010年的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是一次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盛会。历史上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文化的发展轨迹,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
任务一:梳理知识
(1)列举古代中外人类文化成果各一例。
(2)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哪国?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有哪些?举出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一个示例。(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什么?说出这次工业革命不同于前两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任务二:解决问题
(5)用史实阐明下列观点(只选一个观点说明即可)。
观点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观点二: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
任务三:思考感悟
(6)人类在充分享受科技文化成果的同时,还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下来。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的人物在1936年发动了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在当时的中国有什么重大意义?(3分)
(2)图二中的“彭大将军”正在指挥哪一次重大战役?这次战役有什么意义?(3分)
(3)请说出图一和二两幅图反映的史实与图三情景之间的关系?(4分)
(4)通过学习以上图片内容,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4分)

认真看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至少说出2点原因,4分)
(2)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中国战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至少说出3点原因,6分)
(3)对比上述图片,你有哪些感想?(至少3点,6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1)根据清末其中的三次列强侵华战争和三大条约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的历程。(6分)
(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争与探索的“他”是谁?
①“他”主张禁烟并公开在虎门销烟——( )
②“他”是广东水师提督,同英军搏斗,死在炮台上——( )
(3)对于旧中国的外交历史,你有何感想?

材料:“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2)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这次战争的“帮凶”是哪两个国家?
(3)这“两个强盗”后来还曾参与过哪次侵华战争? 他们当时参加那次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
(4)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凌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看下图并回答问题:

(1)图1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结果如何?
(2)国共两党曾经进行了两次合作为中华民族带来福祉,是哪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
(3)图2反映的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接见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历史事件,比较两则材料反映事件的历史背景,说说国共两党关系有何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