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 ,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及①过程中能量流动的形式分别是 、 。
(2)图中A为 营养级,B和D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 ,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B灭绝,则短期内丙中D的数量变化是 。
(3)该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9分)某兴趣小组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作了探究实验。
Ⅰ.实验材料、用具
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 ×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Ⅱ.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的刻度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探究实验的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试解释原因
。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其原因是。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4)请你设计一个坐标用于表示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图(不要求画曲线)。
(8分)下图表示对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注: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请分别指出(1)~(8)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1); (2); (3);
(4); (5); (6);
(7); (8)。
.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称作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3)缩手反射的中枢位于 ,控制手运动的高级中枢位于 。
.下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填字母),该种群的始终保持不变。
(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填字母),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3)假设某动物种群起始数量为1000只,增长率为λ,在理想环境中,5年后,该种群数约为
(4)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是________
右图为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用“+”(促进)或“-”(抑制)表示图中A、B、C、D四处的作用性质:
A.,B.,C.,D.。
⑵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受
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E的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又受血液中含量多少的调节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