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草原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请回答:
(1)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一个由草、田鼠和黄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cal·hm-2·a-2)。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GP
5.56×103
1.76×105
5.93×107
NP
1.3×102
6×103
4.95×107
NP/GP
0.02
0.03
0.85
R
54.3×103
1.7×105
8.8×105
未利用
——
62.8%
99.7%

由上表可知第__环节代表田鼠,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该数据不在正常能量传递效率范围内,主要原因             
(2)碳在草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           形式存在。
(3)下图是某一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及能量金字塔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I图2能量金字塔中各营养级对应于图1的名称:①      ;③       ;如果大量捕杀丙,则甲的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过程        
Ⅱ甲种群在c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a~b段种数量下降的原因有: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上图(图l)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时期.图2是玉米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

图l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条染色单体,____个DNA分子。
⑵图1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______,该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⑶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⑷图2中A→B表示______期,此期细胞核中发生的最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
⑸作图:在下列方框内画出图1所示时期的前一个时期的示意图
         

右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步骤①是,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最常用的
方法是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目的是诱导不同植物体
细胞的原生质体的融合。
(3)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
是植物组织培养,其中步骤④相当于___________,步骤⑤相当
于____________。
(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获得新的杂种植株。使远缘杂交亲本的
遗传特征能够在新的植物体上有所表现,其根本原因__________ _ ______。
(5)若远源杂交亲本A和B都是二倍体,则杂种植株为________倍体。
(6)从理论上讲,杂种植株的育性为______ ___。若运用传统有性杂交
方法能否实现?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植物新陈代谢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上,其中光能向电能的转换由分子完成。光照下该分子转变成,夺取水分子中的
(2)在②过程中,NADPH的作用是
(3)③过程表示呼吸,它发生在中。
(4)④过程中的能量由ATP中的水解释放。

莠去津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它是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
(1)由于莠去津的作用,在长期使用莠去津的土壤中可能含有目的菌。
(2)莠去津的作用机理之一是阻断光反应中的电子传递过程,影响NADP+形成,进而影响在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最终抑制杂草生长。
(3)从使用莠去津的农田中,选到了能遗传的耐莠去津杂草,将它与敏感型植株杂交,结果见下表:

杂交亲本
后代中耐药型植株比例(%)
后代中敏感型植株比例(%)
耐药型♀×敏感型♂
100
0
敏感型♀×耐药型♂
0
100

由表推断,控制该耐药性状的基因位于
(4)莠去津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已知莠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莠去津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

据图回答:
下图是A—C瓶中三类细菌的最大密度柱形图。由图推断,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的目的是;甲类细菌迅降低的主要原因;从A瓶中应选择细菌生长处于期的菌液加入到B瓶中,培养效果会更好。,目的菌的同化作用为

(5)在固体培养基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淀粉为实验材料,对唾液淀粉酶的某些特性进行了探究。下图为在最适温度和pH值条件下所获得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P点表示的含义是,若适当降低温度,P点将向(填左或右)移动。
(2)若增加实验过程中唾液淀粉酶的量,请在原图中用虚线绘出曲线的变化情况。
3)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应当如何设置实验的自变量?

(4)有同学认为在以淀粉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选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