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一居民小区内面积约为6 000 m2的小型休闲广场,在广场育有三块草坪和高大的椿树与银杏。某校高一甲、乙两组同学对该广场上的银杏和某种草本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调查草坪上的某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制订了如下方案:
①确定调查对象:草坪上杂乱生长着的单子叶草本植物和双子叶草本植物,对于刚刚学习了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学生来说,应选择调查容易辨别的_________(填“单”或“双”)子叶草本植物比较合适。
②确定样方:首先确定样方的多少,每块小草坪一般要选择至少   个样方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种群密度;其次确定样方的大小,一般以   为宜;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③计数及种群密度的计算: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植物的数量,该种群密度估计值应为各样方的       
(2)乙组调查的是广场上银杏的种群密度,你认为采取的合适方案是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先后出现在下图中1、2、3、4、5、6、7部位。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4]代表的结构是______。
(2)[7]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所需要的大量能量是由[ ] ______供给的。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的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共同组成细胞的______。
(4)[7]以 胞吐方式排出到细胞外,这主要与细胞膜的什么特点有关:______。
(5)与[6]的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有着密切关系的物质是______。

下面是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光合作用包括两个阶段,其中E是______,在叶绿体的______进行,该阶段需要D阶段提供的物质是_______。
(2)叶绿体的色素分布在______。
(3)若将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植物叶肉细胞内C5含量就会迅速发生什么变化?______。

回答下列I、Ⅱ两个小题
I.某实验室通过手术获得下丘脑部分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进行了相关研究。
(1)实验一按下表准备两组实验大鼠并作如下处理:向大鼠皮下注入等量的 SRBC (山羊红细胞);7天后,取脾脏组织制成细胞悬液;将适量脾细胞悬液与 SRBC 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检测 SRBC 破裂情况(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培养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 OD 值越大)。

组别
材料准备
数量(只)
培养液的OD值

手术损毁组(做手术并损毁下丘脑前部)
12
O. 20

正常组(未做手术)
12
O. 40

①向大鼠皮下注入 SRBC 的目的是
②脾细胞悬液会引起 SRBC 破裂,说明悬液中含有物质,产生该物质的细胞称为.
③有人认为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做手术却不损毁下丘脑。你认为有必要吗?请说明理由
④请为此实验拟定一个题目
(2)实验二另取正常鼠和手术损毁鼠多组,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放置30分钟,然后测定大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正常鼠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请在图中绘出手术损毁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变化曲线。
②将正常鼠从室温移至低温环境,其血糖浓度会升高,原因是 ③在适宜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手术损毁鼠的性腺萎缩,这是由于该大鼠下丘脑释放的减少,使垂体释放的降低所致。
Ⅱ.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

图A

图B

(I)有人选择太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 AB ),把 B 坑中的全部滨螺(233只)提出,移入几乎无滨螺的 A 坑,研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 A 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从种间关系角度看,浒苔和角叉苔是关系。
②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海藻的种群相对数量星正相关。研究发现,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请据此解释 B 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 ③本研究涉及到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
(2)通过对水坑和凸出基质这两类微型生态系统中滨螺密度和海藻物种数的调查,绘制成圈 C

①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如果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优先保护的是生态系统,这种保护措施属于
②当滨螺密度长期保持在100 - 200只/ m2 时,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回答下功Ⅰ、Ⅱ两个小题
I.为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有人将大麦的抗旱基因( HVA )导人小麦,筛选出 HVA 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高抗旱性 T0 植株(假定 HVA 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1) 某 T 0 植株体细胞含有1个 HVA 基因,让该植株自交,在所得种子中,种皮中含有 HVA 基因的种子所占的比例为,胚含 HVA 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2)某些 T 0 植株体细胞含两个 HVA 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 HVA 基因的整合位点)。
blob.png

①将 T 0 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两个 HVA 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类型;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则两个 HVA 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类型。
②让图 C 所示类型的 T 0 植株自交,子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
Ⅱ.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
(1)果蝇对 CO2 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 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
实验二 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的雌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
①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
②若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
(2)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Nn )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 NN XnXn XNY 等均视为纯台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 Fl 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①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子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 种。
②若 F1 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F1 代雌蝇基因型为
③若 F1 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让 F1 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 F2 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 N 的频率为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豆科作物的根瘤菌能够固氮,而禾本科植物不能。所以在农业实践中,将豆科植物和禾本科植物间作以提高禾本科植物的产量。研究发现产量提高与土壤中吸收氢气的细菌有直接关系,为探究其中的具体机制,进行以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 :豆科植物固氮反应能产生氢气,且氢气被土壤吸收。
供选材料:豆科植物苜蓿苗,禾本科植物小麦苗;灭菌的沙子,普通土壤。
供选仪器:收集氢气的设备
实验方案:

若假设成立,完成右表


植物名称
种植的基质
实验结果(有无氢气)
实验组



土壤

对照组





实验结果:实验组土壤中无法测得氢气,其余见上表。
[实验二]为探究氢气通过何种途径被土壤吸收,进行如下假设。
假设:氢气被土壤中的细菌吸收。
供选材料:苜蓿苗,普通土壤,抗生素(根瘤菌不敏感),杀真菌剂, 24-D ,萃乙酸。
供选仪器:收集氢气的设备
实验方案:
针对假设在实验中除了选择分别对土壤进行处理后栽培苜蓿苗,还需使用的土壤栽培苜蓿苗作为对照。
若假设成立,针对实验方案描述实验结果:
[实验三]土壤中吸收氢气的细菌(氢氧化细菌)是否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继续探究
假设:氢氧化细菌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供选材料:1.2 m ×2 m 的实验田,小麦种子,氢氧化细菌菌株 A1B1C1D1E 1;非氧化细菌菌株 A2B2C2D2E2 ;大肠杆菌。
实验方案:用不同的菌株分别拌种,种植在实验田中,一段时间后记录小麦初生菌的相数据。
实验结果:平均胚根长度( mm ),根相对生长(%)。
A1:平均胚根长度13,根相对生长163; E2 :平均胚根长度8,根相对生长100;
D2:平均胚根长度8,根相对生长100; B1:平均胚根长度30,根相对生长375;
C2:平均胚根长度8,根相对生长100; C1:平均胚根长度12,根相对生长150;
D1:平均胚根长度33,根相对生长4.63; E1:平均胚根长度20,根相对生长250;
A2:平均胚根长度8,根相对生长100; B2:平均胚根长度3,根相对生长38;
大肠杆菌:平均胚根长度8,根相对生长100。
针对假设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用合适的表格表达。
结论:综合以上三个实验的结果可见,土壤中的氢氧化细菌在促进植物生长中起重要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