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都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
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C.群落中不同种群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相互抑制
D.群落演替总是从地衣阶段走向森林阶段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是
①人类的白化病②囊性纤维病③苯丙酮尿症
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⑤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A.①②⑤ B.①③ C.①③⑤ D.②④

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含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40个,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复制过程共需游离的胞嘧啶为m个,则n、 m分别是

A.3、900 B.3、420 C.4、420 D.4、900

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和雄性动物个体(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常染色体上),在生殖季节,雌雄各有8万个原始的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理论上精巢中可形成abX(X指性染色体)的精细胞数和卵巢中可形成abX的卵细胞数及雌雄配子正常发育并受精最多形成的受精卵数分别是

A.4万、2万、8万 B.4万、1万 、8万
C.2万、1万、32万 D.8万、8万、32万

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各类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都存在
①染色体复制和着丝点分裂
②DNA复制和细胞质分开
③细胞板形成和ATP的产生
④同源染色体复制和分离

A.①③ B.④ C.② D.①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是从研究豌豆的全部相对性状综合分析入手
B.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就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
C.基因型为Dd的豌豆,产生的两种精子(或卵细胞)的比例为1:1
D.含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的类型数为2n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