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
(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 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 。
(2)组成瘦素的基本单位是 。在核糖体中合成的瘦素蛋白,必须通过 进行加工和运输才能分泌到细胞外,随 运送到全身各处。下丘脑中的靶细胞通过 来识别瘦素。
(3)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A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B类小鼠肥胖原因未知。分析以下实验:
组别 |
处理措施 |
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 |
1 |
正常小鼠与A小鼠连体共生 |
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A小鼠无变化 |
2 |
正常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 |
正常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略微减少 |
3 |
A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 |
A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 |
(注:连体共生即通过手术使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贯通)
①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连体前A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 。B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 。
②为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一组处理措施为 的对照实脸。
下图表示细胞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请根据其主要功能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E在动物体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在植物体内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
(2)B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F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C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形成G的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是指__________________,H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列出两种G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l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为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碳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色素分子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上;①表示CO2的__________甲表示____________;乙表示________________;碳反应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物质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
(3)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
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高)。
(5)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_____________(高、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酵母菌研磨,取一部分匀浆离心,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将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的匀浆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进行以下几项实验:
(1)实验一: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乙和丙试管中的最终产物分别是: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2)实验二: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丙酮酸溶液,三支试管中的最终产物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重复实验一,三支试管中的产物分别是:甲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荧光素(萤火虫尾部提取的可发光物质),重复实验(1)和(2),从理论上分析,发光最强的是___________试管(填实验组号和试管号)。
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22.1 mg/g |
23.3 mg/g |
25.8 mg/g |
37.6 mg/g |
40.5 mg/g |
47.4 mg/g |
54.7 mg/g |
68.9 mg/g |
45.3 mg/g |
28.6 mg/g |
(1)由表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本尼迪特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沸水浴加热煮沸1-2min。
实验结果:A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铃薯不含还原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作用,食用马铃薯后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后发生的最主要代谢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种淋巴细胞,膜外颗粒物质为抗体,请据图回答:
(1)此细胞排出抗体的方式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是(填标号)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分泌抗体时要消耗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的能量。
(4)此细胞需要K+时必须以__________________方式从外界吸收。此过程需要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帮助并消耗_______________;
(5)若将此细胞放入蒸馏水中,水分子将以__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因为它没有_________________的保护,所以一段时间后会胀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