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植物籽粒中磷酸的存在形式是植酸磷,但因某些动物缺乏分解植酸的酶,饲料中的磷源得不到利用,需向饲料中添加无机磷。植酸酶专门水解饲料中的植酸,释放出可利用的磷,提高了饲料中磷的利用率。下面是培育植酸酶高活性黑曲霉突变菌株的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酶处理黑曲霉菌液,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由于原生质体没有______________,对于物理、化学因子比较敏感,________________往往高于未处理的细胞,因而是选育突变体的理想材料。
(2)将用酶处理的黑曲霉菌液稀释后用紫外灯照射,5min后____________于平板培养基,标记为A,对照组接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记为B。将A、B两组平板置于28℃培养,一段时间后将A、B平板上菌落挑出,每个菌落接种于两个培养瓶(分别标记为A1、A2、B1、B2)中培养108h,离心去菌体后留下发酵液,测定发酵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得到了如下两个平板。

分析这两个平板的实验数据,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将平板上的菌落分别接种于两个培养瓶以及进行两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材料:酵母菌菌种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 ×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在资源和空间充裕的环境中,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呈“S”型增长。
(2)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试验?___________________,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计数,统计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为13个。假设盖玻片下培养液厚度为0.1mm,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个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
(5)试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人员同时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请据图回答:

(1)比较曲线__________可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比较曲线__________可知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2)经研究发现,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远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可向侧芽运输,这说明此过程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
(3)比较曲线1、3、4可知____________(激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该激素通过促进侧芽的____________从而促进侧芽的生长。
(4)秋季来临,植物的叶片逐渐衰老和脱落,与此有关的激素是_________。
(5)综上可知,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下图甲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图乙为细胞e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所示的是___________免疫过程,图甲中c是_______细胞。
(2)在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中,细胞b除了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外,还可分泌___________促进c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预防接种后,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抗体浓度更高,此免疫过程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用图甲中数字表示)。
(4)图乙中与物质X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用图乙中数字表示)。
(5)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细胞(填写图甲中字母),该细胞在____________内分化成熟。

下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图甲中(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甲的神经中枢中,这样的结构有____个。
(3)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或_________的膜。图乙中④处的液体为
(4)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元间信号的传递在神经递质参与才能下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⑤融合经_________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5)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需要___________直接提供能量,所以在突触小体含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器)。
(6)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某些生命活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____,其中A代表___,B代表___,C代表____。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______;E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___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____系统;而CO2的排出则要经过____系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