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做了很多的实验进行探究,包括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示);
C.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见图)。

(1)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表示在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验部分图解,其目的是证明“转化因子”的化学成分。请据图回答:

①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依据上面实验的图解,可以作出________的假设。
③为验证上面的假设,又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该实验中加DNA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通过上面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此还需设计下面的实验: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见,________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包含了条食物链,鹰处于第营养级。
(2)优良牧草与杂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由于人口压力,许多草原存在着过度放牧的现象,这种现象首先会导致减少,若长期如此,草原将退化。要了解某种优良牧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3)假设放养牧畜的食物90%来自牧畜喜食的牧草,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人增加的能量为200KJ,那么其中来自牧畜喜食牧草的能量为KJ。
(4)轻度放牧不会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这种能力相对较小,原因是:
(5)该草原的原始植被为贝加尔针茅草原,开垦后种了几年玉米,后因产量下降而弃耕。弃耕一段时间后,该地区又逐渐恢复为贝加尔针茅草原。从群落变化的角度看,这一现象叫做

图1是某种生物细胞的示意图,I、2.3、4、1′、2′、3′、4′分别表示染色体,A、a、B、b分别表示所在染色体上控制一定-陆状的基因;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假设该细胞为某高等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图1中有个染色体组,其分式及时期是,对应图2中的,(用图中字母表示)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基因组成是。若将该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用15N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为
(2)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A.A与B走向细胞的一极,a和b走向细胞的另一极
B.与B走向细胞的一极,A与b走向细胞的另一极
C.A与a走向细胞的一极,B与b走向细胞的另一极
D.走向细胞两极的均为A、a、B、b
(3)若该细胞为某果蝇的一个细胞,基因A(灰身)对a(黑身)显性,B(长翅)对b(残翅)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现有表现型为灰身残翅和黑身长翅的纯合果蝇杂交,F1代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则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人细菌细胞B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已知细菌细胞B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质粒A导人细菌细胞B后,其上的基因能得到表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的基因可通过PCR技术获取,这一技术中需要的酶是
(2)将目的基因与质粒结合形成重组质粒的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有
(3)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人,可在培养细菌B的培养基中加入(氨卞青霉素/四环素),若在培养基上观察到大量细菌B的菌落,表明目的基因已成功导人细菌B,此时所用的培养基属于培养基(按用途分)。
(4)若要比较准确地了解转化率,一般可通过统计菌落的数目来推测活菌数目,还可以通过的方法统计活菌数目;前者统计的活菌数目比实际的数目(多/少/一样),原因是。为了保证统计数目的准确,还应该设计

在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做很多的实验进行探究,包括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
菌种见图中文字所示);
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见下图)。

①实验中的对照组有__________。
②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请利用DNA酶做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①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
第二步:

组 合 编 号
A
B
C
处 理 方 法



第三步:将_____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②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你设计的实验,还能得出什么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遗传病情况调查时,发现一位男生患有两种遗传病,进一步调查后画出其家族的遗传病系谱图如下(设甲病的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的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__________。
(2)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若II7与II8再生一个孩子是患甲病女儿的概率为_____。
(3)已知Ⅱ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类型为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Ⅲ13的基因型为_____;若III9与IIll2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