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对其作用机理的解释之一是“酸生长”学说。“酸生长”学说认为: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为了验证酸能促进细胞伸长,现提供黑暗中萌发的小麦幼苗(如图)若干、6种不同pH值的系列缓冲液(pH=1、2、3、4、5、6)、蒸馏水、镊子、刀片、刻度尺、带盖的小瓶等材料器具,请完成相关实验设计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材料的处理:选择若干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切取图中____(字母)对应的胚芽段,放入____中浸洗,作为实验材料。
(2)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瓶投入10段相同的实验材料。
③将各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期进行________。
(3)分析数据:某同学实验记录表如下:

小瓶缓冲液pH值
1
2
3
4
5
6
7
实验前胚芽段初始长度/mm
10
10
10
10
10
10
10
实验后胚芽段平均长度/mm
13
20
25
23
19
17
16

分析上表数据,在下图内用坐标曲线绘制出实验结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甲为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结构模式图,图乙为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某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Da 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Da 、dA 、dA
B.基因A、w 之间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图甲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D.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了Dda 的卵细胞,其原因只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

右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先后经过①→③→②过程
B.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C.细胞①中有4个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
D.细胞①完成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相同

右图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含量的变化曲线(横坐标表示细胞分裂时期,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含量)。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表示有丝分裂,则染色体交叉互换和基因重组都发生在ac时期
B.若该图为减数分裂,则cd时期的每个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C.de时期表明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分离
D.在ac时期细胞核中发生了DNA解旋,DNA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对下列三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1中a阶段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b阶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
C.图3中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有机物积累量也最多
D.若某细胞处于图3的d点时期,可同时处于图1的d时期

.某同学在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探究实验中,设计了如下方案:①设置两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②两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质地、衣物量、污染物的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
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为相同;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对这个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A.对照实验设置不合理 B.无关变量设置太多
C.没有自变量 D.因变量不能描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