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klx) |
光饱和时光 照强度(klx) |
光饱和时 CO2吸收量 [mg/(100 cm2 叶·小时)] |
黑暗条件下 CO2释放量 [mg/(100 cm2 叶·小时)] |
A植物 |
1 |
3 |
11 |
5.5 |
B植物 |
3 |
9 |
30 |
15 |
A.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B.当光照强度超过9 klx时,B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
C.当光照强度为9 klx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45 mg CO2/(100 cm2叶·小时)
D.当光照强度为3 klx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4 mg CO2/(100 cm2叶·小时)
在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后,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激活凋亡相关基因,细胞凋亡的关键因子Dnase酶和Caspase酶被激活, Dnase酶能切割DNA形成DNA片段,Caspase酶能切割相关蛋白质形成不同长度的多肽。 导致细胞裂解形成凋亡小体,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Dnase酶、Caspase酶被激活,是不同细胞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的结果 |
B.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均能表达机体固有的凋亡相关基因 |
C.癌细胞结构改变,可能无法识别凋亡诱导因子而不能启动凋亡程序 |
D.吞噬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吞噬凋亡小体后通过溶酶体中水解酶分解 |
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离各种细胞器和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可使用差速离心法 |
B.构建数学模型可以精确描述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变化 |
C.萨顿与摩尔根均采用类比推理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D.艾弗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实了“转化因子”就是DNA |
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只能由免疫细胞合成、分泌 |
B.溶菌酶对多种病原体有非特异性防御作用 |
C.淋巴因子能增强浆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 |
D.抗体能结合机体细胞内外的病原体,抑制其繁殖 |
碳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下列关于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鲜重中碳含量最多,以碳链为骨架构成生物大分子 |
B.同质量的脂肪中碳、氧比例远高于糖类,能储存更多能量 |
C.光合作用时,CO2中碳的转移途径是:CO2→C5→C3→(CH2O) |
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
下列生命活动能由一个细胞完成的是
A.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乳酸 |
B.染色体变异与基因重组 |
C.抗利尿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
D.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