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
2 mL唾液
?
2 mL唾液
搅拌后保温
都在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加入碘液
都往试管中加入2滴
结果
不变蓝
变蓝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处应加入            ,作为1号试管的        实验。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酶。
(3)3号试管的?处应填写         ,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通过口腔内            的切割、磨碎,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馒头的主要成分最终会在小肠内被消化成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3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在甲、丙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3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图)。观察一段时间后:

(1)哪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___________。
(2)甲乙两瓶的实验现象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瓶是对照装置。
(3)若将丙装置放在暗处,则可以进一步探究____________对蚯蚓的影响。
(4)请仿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的实验: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活动中,在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表是全班八个小组实验结果:

组数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明亮处(只)
2
3
3
1
3
2
1
2
阴暗处(只)
8
7
7
9
7
8
9
8

(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统计并计算全班平均值,得出的结论。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平均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_____________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设计对照实验最关键的是控制好_____________。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
编号 馒头形态 加入的物质 温度环境
1 碎屑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37℃;10分钟
2 碎屑 2毫升清水;2滴碘液 37℃;10分钟
3 小块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37℃;10分钟
4 碎屑 ﹣﹣;2滴碘液 0℃;10分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会变蓝的是 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1、2、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 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3)同学想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 ,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论是
(4)实验中共有 组对照实验,对照组都是 号试管.

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我们不禁要问:修正液对身体有伤害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实验材料:修正液小白鼠6只老鼠的食物——米饭可关小白鼠的笼子)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该实验的变量是:
(4)我们应该设置 实验。

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空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某同学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1)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
(2)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问:
(1)上述对照实验方案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只有一项实验条件不同,其余均相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实验因素是:
(2)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了“光对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无影响”的假设,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3)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了“光对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有影响”的假设,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4)若上述实验的实际结果是:有光照组种子萌发,无光照组种子也萌发,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