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
| B.浓HNO3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 |
| C.氨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
| 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 |
某溶液能溶解Al(OH)3,不能溶解SiO2,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I-、Na+、Cl-、NO3- | B.Fe3+、Ca2+、CH3COO-、HCO3- |
| C.Na+、Mg2+、NO3-、SO42- | D.Ba2+、K+、Cl-、SO42- |
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2CH3COOH+CaCO3═Ca2++2CH3COO-+CO2↑+H2O |
B.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NH4++HCO3—+2OH—═CO32-+NH3 H2O+H2O |
| C.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
| D.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Ca2++2HCO3-+2OH-═CaCO3↓+ CO32-+2H2O |
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
| B.Na2S和Na2SO3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 |
| C.Cl2和S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
| D.SO2和Na2SO3溶液都能使溴水褪色 |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
| B.实验Ⅱ:酸性KMn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
| C.实验III: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
| D.实验Ⅳ: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将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溶液会充满试管
②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在煤燃烧时最终生成CaSO4,可减少SO2对大气的污染
③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④电解从海水中得到的氯化镁溶液可获得金属镁
⑤为证明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取少量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混有Na2CO3
| A.仅①③④⑤ | B.仅②③④ | C.仅①③④ | D.仅①②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