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分)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与苯酚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系物。
(2)该兴奋剂与FeCl3溶液混合,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褪去,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其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4)1 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分别为________mol和________mol。
两种气态物质Am和Bn,已知2.4 g Am和2.1 g Bn所含原子个数相等,而分子个数之比为2∶3,A、B两种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A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则:
(1)A、B分别是什么元素?
A______,B______。
(2)Am中的m值是______。
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1)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_____________。
(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____________。
(3)C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4:__________________。
(4)D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______。
画出下列各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1)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正二价金属阳离子:_______。
(2)L层电子数是K层、M层电子数之和的原子:_______。
(3)质量数等于24,质子数等于中子数的原子:_______。
(4)得到1个电子能达到Ne原子结构的原子:_______。
在1911年前后,新西兰出生的物理学家——卢瑟福把一束变速运动的α粒子(质量数为4的带2个正电荷的质子粒),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他惊奇地发现,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由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竟让大多数α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像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量的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地弹回。根据以上叙述的实验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Au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的三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A、B、C三种元素,其核电荷数之和为32,A为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显+2价,当2.4 g单质A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产生2.24 L H2(标准状况)。B有两个电子层,且各电子层的电子数与电子层总数相等。
(1)写出元素A、B、C的名称及元素符号:A_____,B_____,C_____。
(2)A2+、B、C2-的结构示意图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