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过P点时变轨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公里圆形轨道I,在轨道I上经过Q点时变轨进入椭圆轨道II,轨道II与月球相切于M点, “玉兔号”月球车将在M点着陆月球表面。
A.“嫦娥三号”在轨道I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 |
B.“嫦娥三号”在地月转移轨道上经过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大 |
C.“嫦娥三号”在轨道II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I上短 |
D.“嫦娥三号”在轨道Ⅰ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
某课外兴趣小组在探究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的有关物理现象时,得到小球自由下落并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发生反弹现象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 |
B.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瞬间速度的大小为3m/s |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
D.小球在0~0.8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1.7m |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仅在静止和匀速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
B.汽车速度越大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
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
D.歼击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灵活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
B.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 |
C.牛顿管实验说明没有空气阻力时,铁块和羽毛下落快慢相同 |
D.石头下落比树叶快,是因为树叶受到空气阻力,而石头没有受到空气阻力 |
研究物体运动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物理学中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等效替代 | B.理想化模型 | C.控制变量 | D.理想实验 |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半径为R的圆,AB是一条直径,空间有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水平面平行。在圆上A点有一发射器,以相同的动能平行于水平面沿不同方向发射带电量为+q的小球,小球会经过圆周上不同的点,在这些点中,经过C点的小球的动能最大。由于发射时刻不同时,小球间无相互作用。且∠=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的方向与AC间的夹角为30° |
B.电场的方向与AC间的夹角为60° |
C.小球在A点垂直电场方向发射,恰能落到C点,则初动能为![]() |
D.小球在A点垂直电场方向发射,恰能落到C点,则初动能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