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⑵某同学在t1℃时进行如图2实验,充分搅拌得到相应的液体①一③。①一③形成的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⑶在溶液③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⑷若固体甲中含少量固体乙,在提纯固体甲时一定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⑸若甲为KNO3,如图3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
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
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冰块
D硝酸铵固体 E.浓硫酸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Ⅰ.写出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b的名称。
Ⅱ.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的氧气,应采用的装置组合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Ⅲ.上图的发生装置中符合启普发生器原理的简易装置是(填字母代号)。
Ⅳ.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启普发生器或简易启普发生器制取硫化氢气体,说明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是;根据上述信息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最佳收集装置是(填字母代号)。
Ⅰ.实验室用30%的双氧水溶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双氧水溶液,需要加入水的体积为mL。(水的密度为1g/mL)
Ⅱ.某兴趣小组取150克双氧水溶液在3克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49.8克。试计算:
(1)该实验中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摩尔。
(2)参加反应的双氧水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以石灰石、赤铁矿为原料,进行金属铁的冶炼,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
Ⅰ.写出步骤①和③的化学方程式:①、③。
Ⅱ.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物质名称)。
Ⅲ.B中还含有未煅烧完的碳酸钙。检验方法Ⅰ:取样,,证明B残渣中含有碳酸钙;检验方法Ⅱ:,证明B残渣中含有碳酸钙。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t2℃时,将25g甲固体放入3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3)t3℃时,将三种物质各m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m的取值范围是。
(4)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大气和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
(1)“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过多的CO2排放会造成。
(2)生活中,打开汽水瓶盖或给水加热时,都会有气泡冒出。请说明外界因素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情况:。
(3)下列物质溶于足量的水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被溶解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生石灰 | B.二氧化碳 | C.胆矾 | D.硝酸钾 |
(4)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接通直流电,两电极上有气泡产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气体汇集在a、b两试管内。理论上正、负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比为。科学家利用电解水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写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