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同学认为Ca(OH)2与CO2能反应,而NaOH与CO2不能反应,因为实验室检验CO2用
澄清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乙同学怎么通过
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请你与乙同学一起在实验室完成以下实验。
【提出假设】NaOH溶液与CO2能反应。
【设计方案】(1)常用 和 反应制取CO2气体;
(2)请从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选出正确的制取装置 (填字母),不选择其它发生装置的理由是 。
(3)验证假设: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第一步:向集满CO2的塑料瓶中注入少量NaOH溶液,立即旋好盖子,振荡 |
|
NaOH溶液吸收了塑料瓶中的CO2气体 |
第二步:取上一步中所得溶液,加入盐酸 |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所以,假设成立。
(4)【总结与反思】丙同学认为还应该做一个对比实验,其理由是 。
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填序号)。
A.研钵 B.量筒 C.烧杯 D.试管
(2)小燕完成该实验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其有明显错误(填字母序号)。
(3)操作⑤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
等措施。
(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 (填序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5)小燕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小燕将除去泥沙的“精盐”又作了如下处理(假定杂质只有MgCl2、CaCl2两种):
①提供的试剂:Na2CO3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KOH溶液、饱和NaCl溶液。
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是 、 。
②在滤液中加盐酸的作用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井水中也因为含有较多的MgCl2、CaCl2而不能直接饮用,上海世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紫外线”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作用。
(7)已知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40℃时,100g蒸馏水中溶解g
硫酸钠达到饱和。将该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90℃,
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Na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NaOH; 假设2:含NaOH和Na2CO3; 假设3:只含Na2CO3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说明假设1不成立,假设2或假设3成立。
(2)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其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②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
③加酚酞检验“溶液B”的现象是。
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三):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四):废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Cl。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一)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二),小强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你认为小强的实验___ 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二)的正确性,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小丽为验证猜想(三),选用大理石做试剂。若猜想(三)是正确的,验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验证猜想(四)是否正确,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氯化钙溶液 ③稀盐酸 ④氯化钾溶液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烧杯内的废液变浑浊,过滤后,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1)指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_______。
(2)实验探究:
【猜想】 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
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还有可能是(你的猜想)。
【讨论】①三位同学的猜想,你认为是否有不合理,理由是。。
②小红的猜想是滤液中只含氢氧化钠,他的这种猜想的推测思路是:
。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 |
你的猜想正确 |
【实验分析】小亮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
没有气泡产生 |
自己的猜想不成立 |
请你分析一下小亮同学验证自己的猜想所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原因是:。
(6分)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某兴趣小组同学对H2SO4与Ba(NO3)2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时,是不是所有的离子都参加了反应。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第一步 |
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再慢慢滴加Ba(NO3)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
|
第二步 |
在上述反应后的试管中再滴加3滴紫色石蕊试液。 |
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
(1)写出第一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上表中准确记录第一步实验操作时的现象。
【查阅资料】盐与酸和碱一样,溶于水之后也会发生解离成组成它的离子,如:Ba(NO3)2在水中会解离出Ba2+和NO3-。
【实验结论】(2)上述反应的实质是和(填离子符号)之间发生的反应。
【应用结论】(3)碳酸钾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实质是和(填离子符号)之间发生的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还存在大量的离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将变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