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因其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图1)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1。
表1 培养基的组成
液体培 养基 |
蛋白胨 |
牛肉膏 |
氯苯 |
氯化钠 |
硝酸铵 |
无机盐 (无碳) |
蒸馏水 |
Ⅰ号 |
10 g |
5 g |
5 mg |
5 g |
- |
- |
1 L |
Ⅱ号 |
- |
- |
50 mg |
5 g |
3 g |
适量 |
1 L |
Ⅲ号 |
- |
- |
20~80 mg |
5 g |
3 g |
适量 |
1 L |
(1)配制Ⅱ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Ⅱ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 。
(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 。
(3)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和Ⅱ号培养基分别属于 培养基和 培养基。在Ⅱ号培养基中,为SP1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 。
(4)在营养缺乏或环境恶劣时,SP1的菌体会变成一个圆形的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 。
(5)将SP1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Ⅲ号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图2)。从图2可知SP1菌在 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其原因是 。
分析下图中细胞内4种重要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体A、C、E、G共有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__,它们经过_____________(反应)形成多聚体B、D、F、H
(2)下列表示按B的功能分类的图解是_________,表示按B的分布分类的图解是_________
(3)图中D是_________,与之同属一类物质的还包括参与血液脂质运输的_________
(4)图中连接两个E的化学键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现已知人体不能合成的甲硫氨酸的R基为-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其属于_________氨基酸
(5)若不考虑图中E的影响,F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______。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作为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______。
(2)物质b是______,其分子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___种,分子中__________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物质d是__________,d和________、________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 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种单位组成,有____个肽键。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个氨基和____个羧基,它们的位置______________。
(5)肉毒类毒素可用________试剂鉴定,该试剂使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安徽盛产茶叶,科技人员为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对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有关研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CO2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
(2)如图所示,从 8:00开始到 10:00左右,净光合速率不断升高并出现第一个高峰。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逐渐增加、 、 等。
(3)中午时分,光合速率下降,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从图中的曲线分析,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植物为减少水分散失,气孔部分关闭,导致 。
(4)至下午15:00左右,净光合速率回升出现第二个高峰,但峰值较低,限制的主要因素可能是气温过高,呼吸作用增强,光照减弱以及 等。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查资料得知茶树喜阴湿环境,他们设想,如在茶园空隙处间行种植一些高秆作物如玉米等,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还可能有效缓解茶树的光合“午休”现象。他们欲利用学校的一块正方形茶园进行探究,请完善以下实验:
①将该茶园均分为东、西两块,分别标为A组、B组,其中B组为实验组。
② ,对两组进行相同的栽培管理。
③ 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分别测量A、B两组茶树的 和胞间CO2浓度。
④结果 ,则说明他们的设想是正确的,原因可能是间作玉米能提高 ,降低光照强度和局部温度,提高茶叶的胞间CO2浓度等。
在夏季晴朗白天,测定一片树林中的甜槠(大型乔木)、披针叶苔草(草本)的CO2吸收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如图甲)。选取生理状态良好的甜槠植株,保持温度、CO2浓度等恒定,测定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O2和CO2的释放量(如图乙)。请据图分析
回答:
(1)图甲中C点时,甜槠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夏天晴朗的中午,温度过高,导致 ,从而使光合作用 阶段受阻。在中午12时左右,环境中CO2浓度突然降低后的短时间内,披针叶苔草叶肉细胞中C5含量的变化为 。
(2)由图甲可知,在同一片树林中,披针叶苔草光合作用速率较甜槠 。披针叶苔草光合作用速率,除了受其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含量、 等因素影响外,还受 (至少答两点)等主要环境因素的影响。
(3)从图乙可知,若在光照强度为c时光照12 h,再黑暗12 h,交替进行,则甜槠 (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 。
(4)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往往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据图可以推测披针叶苔草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