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 功能。我们通常选用猪、牛、羊等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
(2)甲装置中,B是血红蛋白溶液,则A是 ;乙装置中,C溶液的作用是 。
(3)甲装置用于 ,目的是 。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 ,是根据
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在操作中加样(下图)的正确顺序是 。
(4)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 。
某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CO2含量以及光照强度对某种绿叶光合作用的综合影响。实验用生长状况相同的若干同种新鲜叶片,在室温25℃下进行,缓冲液能调节密闭小室CO2浓度始终保持相对恒定。对相应装置精确测量,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组别 |
实验条件 |
液滴移动 (mL·h-1) |
|
光强(lx) |
CO2(%) |
||
1 |
800 |
0.03 |
右移6.0 |
2 |
1000 |
0.03 |
右移9.0 |
3 |
1000 |
0.05 |
右移11.2 |
4 |
1500 |
0.05 |
右移11.2 |
5 |
1500 |
0.03 |
右移9.0 |
(1)第3组装置液滴右移的生理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装置在2 h内,缓冲液释放到密闭小室空间的CO2约为__________mg。第3、4两组的结果相同,限制第4组光合作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
(2)装置虽均置于25℃环境下,但有同学认为液滴移动的量不一定真正代表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因为光照引起的__________会导致密闭小室内气体的物理膨胀。由此,实验方案应再作相应完善。
(3)某同学认为本实验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光强和CO2浓度的相互作用,使光合作用进一步增强。该同学又增设了一组实验,你认为该组的实验条件组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1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__。
(2)图1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
(4)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__;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__。(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5)当光照强度为g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1、M2的大小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1__________M2、N1__________N2。
(6)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光合效率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高速离心机打碎小球藻细胞,获得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离体叶绿体,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离体叶绿体能合成糖类,碳酸氢钠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若要使该实验中没有糖类产生,烧杯中液体应改为__________。
(2)若要使实验B中离体叶绿体内糖类合成速度明显加快,在光照和CO2条件不变且适宜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
(3)若要使实验C中离体叶绿体产生糖类,锥形瓶内至少应加入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小球藻作为实验材料,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最终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H2O;科学家卡尔文用14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卡尔文循环途径。以上科学家在实验中共同使用了__________技术。
(5)在实验A中,如果所用的水有0.48%含18O,CO2中有0.68%含18O,则释放的氧气中含18O标记的氧原子比例为__________。
下图是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仪器。在密闭小室内放有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缓冲液用以调节小室内C02的量,使其浓度保持在0.03%。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光照条件下,测得小室内气体体积如下表所示(表中气体体积的单位是微升/平方厘米叶面积/分。“+',表示增加,“-',表示减少。光强度单位为千勒克司)。
请回答:
(1)光强度为0时,小室内减少的气体是,减少的原因是。
(2)光强度增加时,小室内增加的气体是,增加的原因是
(3)为了防止光照引起小室内气体的物理性膨胀或收缩所造成的误差,必须要有对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那么对照组小室内应放置
A.同样大小新鲜叶片和水 |
B.同样大小死叶片和缓冲溶液 |
C.同样大小纸片和水 |
D.同样大小死叶片和水 |
(4)请据表中数据,在右边方格内绘制O2生成总量和光强度间关系曲线。
下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桶(500 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
质量浓度0.1 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细胞呼吸比无氧条件
下细胞呼吸放出的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 |
方法步骤一 |
方法步骤二 |
方法步骤三 |
A |
加入240 mL的葡萄糖溶液 |
加入10 g活性干酵母 |
① |
B |
加入240 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
② |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这是控制实验的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
装置 |
方法步骤一 |
方法步骤二 |
方法步骤三 |
C |
③ |
④ |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用“<、=、>”表示),则假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