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I.已知:C(s)+H2O(g)CO(g)+H2(g)  ΔH
一定温度下,在1.0 L密闭容器中放入1 mol C(s)、1 mol H2O(g)进行反应,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

时间t/h
0
1
2
4
8
16
20
25
30
总压强p/100 kPa
4.56
5.14
5.87
6.30
7.24
8.16
8.18
8.20
8.20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哪些选项可以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B.消耗1 mol H2O(g)的同时生成1 mol H2
C.ΔH不变                         D.v(CO) = v(H2)
(2)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n=____ mol;由表中数据计算反应达平衡时,反应物H2O(g)的转化率α =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Ⅱ.硫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已知25℃时:xSO2 (g)+2xCO(g)=2xCO2 (g)+Sx (s)     ΔH=ax kJ/mol     ①
2xCOS(g)+xSO2 (g)=2xCO2 (g)+3Sx (s)   ΔH=bx kJ/mol。    ②
则反应COS(g)生成CO(g)、Sx (s)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向等物质的量浓度Na2S、NaOH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其中H2S、HS、S2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滴加过程H2S气体的逸出)。试分析:

①B曲线代表      分数变化(用微粒符号表示);滴加过程中,溶液中一定成立:
c(Na+)=                               
②M点,溶液中主要涉及的离子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你认为水的哪些物理性质与氢键有关?试把你的结论与同学讨论交流。

乙醇(C2H5OH)和甲醚(CH3OCH3)的化学组成均为C2H6O,但乙醇的沸点为78.5℃,而甲醚的沸点为-23℃,为何原因?

据报道,2003年3月27日巨大的SO2、NO等排放量使广东成为酸雨的重灾区,占全省国土面积63%的17个城市已被国务院划为酸雨控制区,酸雨使大片水稻突然枯死,并且每年因酸雨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40亿元左右,问:
(1)酸雨导致水稻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2)试简叙述酸雨的形成过程,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3)请提出两条防治酸雨的措施。

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会被氧化逐渐变成褐色。若将柠檬汁涂在切面上,就会防止苹果变色,其原因是什么?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为什么能溶于汽油(溶液作橡胶制品的黏合剂)?天然橡胶加入适当硫磺进行硫化后便得到硫化橡胶(作轮胎、胶鞋等),硫化橡胶不能溶于汽油等溶剂,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