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下列问题涉及煤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1)煤的转化技术包括煤的气化技术和液化技术。
煤的液化技术又分为                         
(2)在煤燃烧前需对煤进行脱硫处理。煤的某种脱硫技术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这种脱硫技术称为微生物脱硫技术。该技术的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工业煤干馏得到的产品有焦炭、                           等。
(4)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是烟气脱硫技术中最成熟的一种方法。其工艺流程是:烟气经锅炉预热器出来,进入电除尘器除掉大部分粉煤灰烟尘,再经过一个专门的热交换器,然后进入吸收塔,烟气中的SO2与含有石灰石的浆液进行气液接触,通入空气后生成石膏,经脱硫的烟气,应用循环气体加热器进行再加热,进入烟囱,排入大气。
①写出湿法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石灰石浆液作SO2吸收剂而不用熟石灰吸收S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过程中得到的石膏,如果含氯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煤)超过 杂质极限值,则石膏产品性能变坏。工业上消除可溶性氯化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烟气脱硫所得石膏的组成(CaSO4·xH2O)即测定x值,做如下实验:将石膏加热使之脱水,加热过程中固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数据表明当固体的质量为2.72g后不再改变。①石膏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②图像中AB段对应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石油的分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海水是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
Ⅰ.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氯、溴、碘等卤族元素。
(1)Cl2的电子式是
(2)已知:X2 (g)+H2(g)2HX(g) (X2表示Cl2、Br2和I2)。
下图表示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

①ΔH 表示X2与H2反应的焓变,ΔH 0。(填“>”、“<”或“=”)
② 曲线a表示的是 (填“Cl2”、“Br2”或“I2”)与H2反应时K与t的关系。
Ⅱ.海水淡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淡化前需对海水进行预处理。
(1)通常用明矾[K2SO4·Al2(SO4)3·24H2O]作混凝剂,降低浊度。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2)用下图所示NaClO的发生装置对海水进行消毒和灭藻处理。

① 装置中由NaCl转化为NaClO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 海水中含有Ca2+、Mg2+、HCO3等杂质离子,处理过程中装置的阴极易产生水垢,其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生成CaCO3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 若每隔5-10 min倒换一次电极电性,可有效地解决阴极的结垢问题。
试用电极反应式并结合必要的文字进行解释

研究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Cl2,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HCl。

(1)仪器A的名称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甲同学将A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列溶液:

实验序号
试剂
现象
a
紫色石蕊溶液

b
AgNO3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①实验a中的现象为
②不能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HCl的实验是(填字母序号)。
(3)已知将HCl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乙同学将A中产生的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但该实验不能证明气体中含有HCl,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
(4)已知:2S2O32- + I2 ="==" S4O62- + 2I-。丙同学将A中产生的气体通入蒸馏水中,得到溶液X,进行以下实验证明气体中含有HCl。
I.测定X中溶解的Cl2。取25.00 mL溶液X,加入过量KI溶液,然后用0.04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V mL。
II.测定X中Cl元素总量。另取25.00 mL溶液X,选用适当的还原剂将溶解的Cl2全部还原为Cl-,再用0.10 mol•L-1 AgNO3溶液滴定所得溶液中的Cl-
X中的HClO不会影响I的测定结果,原因是
由I、II 中实验数据可证明A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HCl,则II中消耗0.10 mol•L-1 AgNO3溶液的体积应大于mL(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

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是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
(1)含氰废水中的CN有剧毒。
①CN中C元素显+2价, N元素显-3价,用原子结构解释N元素显负价的原因是,共用电子对偏向N原子,N元素显负价。
②在微生物的作用下,CN能够被氧气氧化成HCO3-,同时生成NH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含乙酸钠和对氯酚()的废水可以利用微生物电池除去,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B是电池的极(填“正”或“负”);②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电渗析法处理厨房垃圾发酵液,同时得到乳酸的原理如下图所示(图中“HA”表示乳酸分子,A- 表示乳酸根离子)。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简述浓缩室中得到浓乳酸的原理:
③ 电解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可控制阳极室的pH约为6-8,此时进入浓缩室的OH-可忽略不计。400mL 10 g•L-1乳酸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浓度上升为145 g•L-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阴极上产生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L。(乳酸的摩尔质量为90 g• mol-1

以锌锰废电池中的碳包(含碳粉、Fe、Cu、Ag和MnO2等物质 )为原料回收MnO2的工艺流程如下:
I.将碳包中物质烘干,用足量稀HNO3溶解金属单质,过滤,得滤渣a;
II. 将滤渣a在空气中灼烧除去碳粉,得到粗MnO2
III.向粗MnO2中加入酸性H2O2溶液,MnO2溶解生成Mn2+,有气体生成;
IV. 向III所得溶液(pH约为6)中缓慢滴加0.50 mol•L-1 Na2CO3溶液,过滤,得滤渣b,其主要成分为MnCO3
V. 滤渣b经洗涤、干燥、灼烧,制得较纯的MnO2
(1)Ι中Ag与足量稀HNO3反应生成NO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II的灼烧过程中同时发生反应:
MnO2(s) + C(s) ="==" MnO(s) + CO (g)△H = +24.4kJ • mol 1
MnO2(s) + CO(g) ="==" MnO(s) + CO2(g)△H = -148.1 kJ • mol 1
写出MnO2和C反应生成MnO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3)H2O2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4)III中MnO2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溶解一定量的MnO2,H2O2的实际消耗量比理论值高,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5)IV中,若改为“向0.50 mol•L-1 Na2CO3溶液中缓慢滴加III所得溶液”,滤渣b中会混有较多Mn(OH)2沉淀,解释其原因:
(6)V中MnCO3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研究小组想研究碳与浓硝酸的反应。其实验过程如下。

操作
现象
a.用干燥洁净的烧杯取约10 mL浓硝酸,加热。

b.把小块烧红的木炭迅速伸入热的浓硝酸中。
红热的木炭与热的浓硝酸接触发生剧烈反应,同时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

(1)热的浓硝酸与红热的木炭接触会发生多个化学反应。
① 碳与浓硝酸的反应,说明浓硝酸具有性。
② 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少量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红棕色气体、一种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X和水,气体X的化学式是
(2)实验现象中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同学甲认为可能是木炭与气体X反应产生的现象;同学乙猜测NO2可能具有助燃性,木炭能在NO2中燃烧。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
Ⅰ.制取NO2气体。
① 在虚线框内画出用铜与浓硝酸制取和收集NO2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

② 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O2,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量相等的正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在空气中引燃木炭,使其燃烧并带有火焰,将带火焰的木炭伸入盛有NO2气体的集气瓶中。
实验现象:木炭在NO2气体中持续燃烧,火焰迅速变亮,集气瓶中气体颜色变浅直至无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遇空气不变色。
① 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碳与N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试分析是否需要增加带火焰的木炭与纯净的X气体反应的实验
③ 通过实验探究,你认为甲、乙同学的预测是否合理,请简述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