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5分)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原本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起源于古 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和思想态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的第一次人文文化高嶂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尽管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人文文化,但其文化的发展也折射出了人文的真谛,反映了人性的本真要求,特别值得 称颂的在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为中国以后的文化主流的发展注入了基本的精神和价值内核,而形成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的第二次人文文化高嶂――民国时期。中国于1915年起开始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新文学和新道德,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 非常伟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思想领域方面。民国思想界具有明显的多元文化特征,思想斗争异常激烈和复杂,民主与科学逐渐深入人心,民族主义浪潮不断掀上高潮。民国时期,多种思想文化并存。
-一摘编自《春秋战国和民国时期是中国人文文化的两次鼎盛时期》
(1) 春秋时孔子的思想中既有人文精神的一面也有保守的一面,各举一例说明。
(2)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人文文化高峰背景的相似之处。
材料二:首先,让我们共同敬祝:全世界人民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最最最最敬爱的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让我们共同敬祝: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我们最最最最敬爱的林副统帅,永远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
——“文革” 口号
(3)“文革” 口号是否符合人文精神?(l分)请说出你的理由。
材料三:习近平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 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习近平: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4)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执政理念进步的原因是什 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改革开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棉布占1/2以上。……英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和还要多的多。……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下图为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材料四: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混浊不堪。
请回答:
(1) “1500年前后”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事件影响下的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的地位,形成这一地位的根源是什么?
(3)材料三图片所示成果,分别属于哪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先后被大量开发使用的能源依次是什么?
(4)就材料四中的现象,发表你的见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
材料二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记载: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四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 (1分)这种经济模式有何特点?(4分)
(2)从材料二的图表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2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4分)
(3)比较材料三中不同时期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概括说明经济规模曾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为何没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4分)
(4)材料四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是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
材料二 社会契约,他不是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一种约定,它是共同体和其各个成员之间的一种约定。它以社会契约为基础,是合法的一种约定;它对一切人一视同仁,是公平的一种约定;它除了公共幸福之外,不能再有任何其他的目的,是有益的一种约定;他有公共力量和最高权力做保障,是稳定的一种约定。
——卢梭《社会契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与卢梭的主要观点。
(2)孟德斯鸠和卢梭的主张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社会主流思想有何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数次的斗争。
材料二 1930年4月2日李立三同志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的文章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兵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6月,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立三路线”。
请回答:对比指出材料一、二中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从民主革命实践的角度说明两种革命道路的历史地位和产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伯里克利……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不仅解决一般政策问题,而且还为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作出详细决定。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金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第1条包括10节,规定美国国会的组成及其职权。第 2条包括4节,规定总统的职权和产生办法。第3条包括3节,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其职权。第4条包括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利。第 5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第6条主要是规定联邦宪法和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各州法官均必须遵守。第7条规定宪法经9个州批准后生效。
——《美国1787年宪法简介》
材料三 如果我们耐心考察一下英国政体的组成部分,就会发现他们是两种暴政的残余。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暴政的残余。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第三,由下议院所体现的新的共和政体的成分。
——《潘恩选集》
材料四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如图)

(1)依据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为完善雅典民主制度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雅典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
(3)有人根据材料三、四断言唐代的中央官制已出现了民主制度,请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上述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