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杜佑在《通典·职官》中说“夫立法作程,未有不弊之者,固在度其为患之长短耳。政在列国也,其初有维城磐石之固,其末有下堂中肩之辱。远则万国屠灭,近则鼎峙战争,所谓其患也长。”以下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分封制度初期利于国家安定 B.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没有弊端
C.分封制度后期造成分裂动荡 D.应从长远角度考察制度得失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江西景德镇期末)整个18世纪成为 “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 )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与上帝直接对话
C.追求思想自由和理性思考 D.批判神学统治

(·浙江嘉兴测试)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 正确的是()

A.普罗泰格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
B.薄伽丘——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C.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D.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下图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中的著名事件:“处死路易十六”。这一事件的理论来源是( )

A.卢梭的思想
B.孟德斯鸠的思想
C.伏尔泰的思想
D.康德的思想

小周同学在学习了孟德斯鸠的思想后认为,“三权分立”的主张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有一致之处。这是因为它们( )

A.都主张权力制约 B.都强调权力集中
C.都主张分权制衡 D.都认可君权无限

法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着一个小盒子,里面保存着伏尔泰的心脏。盒子上是伏尔泰的一句话:“我的心脏在这里,但到处是我的精神。”伏尔泰之 “精神”的实质是( )

A.主张上帝至高无上 B.提倡进步和理性
C.实行开明君主制 D.主张天赋人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