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卷八讲了一个宦官对这种权势变化的亲身体会。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大学士中的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渐下降
C.明朝的礼仪制度日益规范 D.皇帝的威权被宦官分割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记载,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这段材料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有
①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②随着冶铁业的发展,出现了人口聚居的情况
③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④这是一家采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
⑤这家冶铁场采用了雇工经营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远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

A.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B.要求哲学家管理国家
C.赞扬君主专制制度 D.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

追求文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类创造了法律。被恩格斯称之为“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的法典是

A.《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B.中国的《秦律》
C.英国的《大宪章》 D.《拿破仑法典》

中国古代的帝王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神(社)和五谷神(稷),“社稷”从字来看是说土谷之神,但它反映了
①“社”和“稷”两者是农业社会的根基
②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社会性质
③我国古代君主对自然界和农民的尊重
④社稷作为一个特指名词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鼎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左传》曾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国,德之修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杜甫诗云:“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无欲。”从中可知“鼎”在商周时代的作用是
①权力的象征②隐喻政权③食器④用于收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