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国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当时一角钱的纸币发行不久就经历了从图1到图2的变化。你认为出现变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图1:1962年发行的一角券) (图2:1966年发行的1角券)
| A.图1中的人群全部靠右行进,被认为犯了右倾的严重路线错误,图2进行了修正。 |
|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
| C.我国工农联盟的社会基础 |
| D.图1反应的是大跃进的成果,图2反应了在三年自然灾害后政策的调整 |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到明天,英特纳雄奈尔,就一定能实现!” 这首唱响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战歌产生于
| A.十月革命胜利后 | B.《独立宣言》颁布时 |
| C.《共产党宣言》发表时 | D.巴黎公社失败后 |
凤凰网《救赎中国》专题中,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动荡了;第二部分:传播了;第三部分:愤怒了;第四部分:爆发了。该历史事件可能是
| A.维新变法运动 | B.辛亥革命 | C.五四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次巨变,同时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这主要是指
| A.推翻了君主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 B.瓦解自然经济,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 |
| C.推翻了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 |
| D.结束了封建制度,传播了民主政治 |
《洪仁玕自述》中说:“自古取江山,屡先西北而后东南,盖自上而下,其势顺而易……况江之北,河之南,古称中州鱼米之地……今弃之不顾,徒以苏杭繁荣之地,一经挫折,也不必久远。”又说:“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 A.中原地区在中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
| B.太平天国不能仅仅依凭苏杭的繁荣 |
| C.洪仁玕看到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 |
|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造成了太平天国的失败 |
《北京条约》中有如下条款:“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抚大吏,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眷,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反映出列强在侵华方式上的新特点是
| A.增开商埠 | B.掠夺劳动力 | C.资本输出 | D.割占领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