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我国东南局部地区春雨开始期(实线)和终止线(虚线),图中“3下”表示3月下旬,“4上”表示4月上旬,其余类推。据此完成下题。“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第一句所描述的特点与下列地区最吻合的是
A.巫山地区午 | B.南岭地区 | C.广西桂林 | D.杭州西湖 |
春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昆明准静止峰东移 | B.多热带气旋活动 |
C.华南准静止峰影响 | D.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结合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完成下题。
有关该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麓始终大于山顶 | B.山顶始终大于山麓 |
C.1~8月山麓一直增大 | D.9~12月山顶一直减小 |
读某气象站(1oN,35oE,海拔1875米)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题。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
气温(oC) |
27.0 |
25.8 |
23.3 |
25.1 |
降水量(mm) |
20.4 |
190.3 |
123.3 |
91.5 |
日平均日照时数(小时) |
8.3 |
6.5 |
6.2 |
7.2 |
该气象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 C.热带季风气候 | D.热带沙漠气候 |
与同纬度的刚果盆地比较,形成该地气候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 B.大气环流 | C.地形 | D.海陆位置 |
该气象站1月日平均日照时数高于7月,主要是因为该地1月
A.正午太阳高度大 | B.白昼时间长 | C.太阳辐射强 | D.晴朗天气多 |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右图回答下题。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则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 B.乙甲丙丁 |
C.丙甲乙丁 | D.丁甲乙丙 |
若该示意图表示“低纬地区大气环流圈”,则形成赤道低气压带的是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下面是我国部分地区1951~1988年旱灾频次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地的旱灾多发生在7~8月,其主要原因是
A.河流径流量小 | B.受高气压控制 | C.地下水位下降 | D.工业用水增大 |
下列所示的曲线图中,近地面气温变化有利于霾天气形成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