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指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A.国际社会想干扰中国收回香港 |
B.国际社会一致认可“一国两制” |
C.“一国两制”方案在联合国得以通过 |
D.“一国两制”对解决国际争端有借鉴作用 |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 | B.孟轲 | C.荀况 | D.韩非 |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
①墨子②荀子③老子④苏格拉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
启蒙运动中,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的是()
A.霍布斯 | B.孟德斯鸠 | C.洛克 | D.卢梭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从产生到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汉武帝之所以采纳“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了儒家的()
A.“民为贵,君为轻”的主张 | B.“大一统”的思想 |
C.“兼爱”“非攻”“尚贤”的思想 | D.“以德治民”的主张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 B.社会发展规律 |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制度 | D.“天人感应”理论 |
.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其实质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作用 |
B.废除了宗教对人们的束缚 |
C.维护了德意志各个阶层的利益 |
D.把矛头对准了封建专制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