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   )

A.维护了社会公平 B.有利于专制统治
C.促进了文化融合 D.加强了民族团结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名意大利人在北京驻华使馆就职,专门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并由外国军队保护,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银烛鏖(áo)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台湾)丘逢甲《往事》,诗人“夜夜梦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无赖。”外国政府能在近代历史上“庇护”在华的外国“无赖”所依据的是

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
C.协定关税权 D.永久居住权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我国丧失的大片领土主要位于

A.东南沿海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现代外交家凌青有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诗中没有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签订《南京条约》
C.签订《马关条约》 D.香港回归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